《谏太宗十思疏》原文附翻译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代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注释:

  [1]固:使……稳固。

  [2]远:使……流得远。……

  [3]浚:疏通,深挖。

  [4]当:主持,掌握。

  [5]居域中之大:占据天地间的一大。《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域中,天地间。

  [6]以:用,行。

  [7]凡百:所有的。

  [8]景:大。

  [9]克:能够。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

  [10]盖:承接上代,表示推断原因。殷:深。

  [11]傲物:看不起别人。物:这里指自己以外的人。

  [12]吴越:吴国和越国。

  [13]行路:路人。

  [14]董:督责,监督。

  [15]振:同“震”,威吓。

  [16]作:兴作,建筑。指兴建宫室之类。

  [17]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

  [18]下:居于……之下。

  [19]盘游:打猎游乐。

  [20]三驱:一年打猎三次。《礼·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猎)。”

  [21]敬:慎。

  [22]黜:排斥。

  [23]宏:使……光大。兹:此。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24]简:选拔。

  [25]信者:诚信的人。

  [26]百司:百官。

  翻译: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72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原文译文及赏析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两畿及山东、河南、浙江民饥,有诏振恤所司俟勘覆。世忠极言其弊,因条上兴水利、复常平①二事,多施行。已,请恤建文朝殉难诸臣②,…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0
  • 逍遥游(节选)

    朝代:先秦 作者:庄周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

    古诗文 2020年3月20日
    546
  • 文言文阅读题:文化经典

    文言文阅读题:文化经典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①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5
  • 大雪节气的感恩祝福诗句

    关于大雪节气的感恩祝福诗句送给大家,希望你们喜欢! 1.大雪北窗歌国风 戴表元 《岁晚次韵答李在明》 2.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3.大雪平地尺 苏泂 《…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19
  • 山园小梅翻译及赏析

      山园小梅林逋带拼音版   shān yuán xiǎo méi   山 园 小 梅   lín bū   林 逋   zhònɡ fānɡ yáo luò dú xuān y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52
  •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①,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②,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