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的原文翻译

  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

  宋代:李之仪

  五云深处蓬山杳。寒轻雾重银蟾小。枕上挹余香。春风归路长。

  雁来书不到。人静重门悄。一阵落花风。云山千万重。

  鉴赏

  写景的虚实相间,是此词的主要特点。首句写云写山,这原是常见的自然景象,但此中的云是“五云”,此中的山是“蓬山”,句末下一“杳”字,平添一层梦幻般的氛围。这不禁令人想起白居易“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长恨歌》)的诗句,那么词中“五云”、“蓬山”是指真实的山景呢,还是借仙山之名,表现意念中的境象。这一似虚若实的景象传示出迷惘之气,显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惆怅和对希望的渺茫感。接着一句对月夜的描写较实,但作者写雾重,写月小,以昏淡迷朦的景色特点,创造了和首句相同的氛围,虚实景象交融一体,不仅形成画面的和谐,而且进一步映衬出主人公的悲凉心情。

  写景的虚实相间,还表现为以充分的想象来充实画面。词中两处写到春风,作者抓住暮春的季节特点,依据春之将逝的自然规律,产生出春风归路漫长的想象。这一想象表现了主人公微妙的意绪转换,是把意识中对出行之人归途的揣想转化而为对春风归途的深沉慨叹,语涉春风,然意在归人。另一写春风的词句“一阵落花风”也包含着想象的成份。女子身处闺中,又是夜间,并不能实见风过花落的景状,这只是她根据暮春花谢的特点所产生的推想,这一推想固然有其逻辑上的必然性,但更透露出内心的无限伤感,她的孤寂,她对青春流逝的叹息尽在这一想象之中。

  以人物的主观情感作为结构的经络,是这首词写景的又一特点。从作品的总体结构看,上下两片都以写外景大景为主,云、山、风、雾、月、雁是整个环境的主要构成,但是在这个大环境中,又分别插入“枕上挹余香”和“人静重门悄”两句,展示了女主人公身边的小环境,使人物主体形象比较明朗地显现在画面中,因而增强了大景中所孕含的主观情感的清晰度。同时,大小景两相映照,只觉得大景更迷茫凄清,而置于其中的闺房则更深邃孤寂,进一步突出了人物的心情。作品的首尾构成也颇有深意,首句和末句所写都是云和山,物景相同,但显示的气氛特点和感情色彩却不尽相同,起首以悠渺之景写出内心的怅惘,结句却以云山的层叠显出心情的沉重,两句遥相对应,可见出人物感情的发展。这首词以抒发情感为前提,在景色的描状或结构上都显出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因而虽无直接言情的辞句,却又处处可感深深的情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72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翻译及赏析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前言】   《菩萨…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119
  • 唐诗燕歌行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高适

    作者:高适 朝代:〔唐代〕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63
  • 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

    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欢迎参考~   晋太元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7
  •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朝代:宋代 作者:俞国宝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花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厌髻云偏。画船载取春归…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543
  • 《送区册序》文言文翻译

    《送区册序》文言文翻译   《送区册序》是韩愈所作的一篇杂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送区册序》文言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原文:   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87
  • 《春日》鉴赏

      诗人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历来也被传为名句。…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7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