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傅尧俞传》原文及译文

  

  :

  傅尧俞,字钦之。十岁能为文,及登第,犹未冠。石介每过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日:“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介叹息奇之。

  时英宗初躬庶政,犹谦让任大臣,尧俞言:“大臣之言是,陛下偶以为然而行之可也;审其非矣,从而徇之,则人主之柄安在?愿君臣之际,是是非非,毋相面从。总览众议,无所适莫,则威柄归陛下矣。”尝因论事,英宗日:“卿何不言蔡襄?”对曰:“若襄有罪,陛下何不自正典刑,安用臣言?”英宗曰:“欲使台谏言,以公议出之。”对日:“若付之公议,臣但见襄办山陵事有功,不见其罪。臣身为谏官:使臣受旨言事,臣不敢。”

  神宗即位,徙知庐州。熙宁三年,至京师。王安石素与之善,方行新法,谓之曰:“举朝纷纷,俟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处君。”尧俞日:“新法世以为不便,诚如是,当极论之。”安石愠之。

  哲宗立,自知明州召为秘书少监兼侍讲,擢给事中、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奏言:“人才有能有不能,如使臣补阙拾遗以辅盛德,明善正失以平庶政,举直措枉以正大臣,臣虽不才,敢不尽力。若使窥人阴私,抉人细故,则非臣所能,亦非臣之志也。”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尧俞要举御史尧俞封还诏书请留舜民不听即以尧俞为吏部侍邓尧不可遂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论事君前,略无回隐,退与人言,不复有矜异色。初,自谏官补郡,众疑法令有未安者,必有所不从,尧俞一切遵之,曰:“君主素其位而行,谏官有言责也,为郡知守法而已。”徐前守侵用公钱,尧俞至,为偿之,未足而去。后守移文尧俞使偿,久之,考实非尧俞所用,卒不辨。司马光尝谓河南邵雍曰:“清、直、勇三德,人所难兼,吾于钦之见焉。”雍日:“钦之清而不耀,直而不激,勇而能温,是为难尔。”(节选自《宋史·傅尧俞传》)

  :

  傅尧俞,字钦之。十岁就能够写文章,不到二十岁就通过了科举考试。石介每次拜访,他都未尝不在家读书,石介说:“你这么年轻就专注于科举考试,不把游戏作为娱乐,是为什么呢?”傅尧俞回答:“我生性不喜欢喧闹嘈杂,没有别的原因啊。”石介大为赞叹,认为他非同寻常。

  当时,宋英宗刚刚亲自处理各种政务,对大臣还是很谦让,甚至是放任。傅尧俞进言:“如果大臣说的是对的,陛下遇到认为对的实行就可以了;如果确定他是错的,还是顺从他,那么皇上的权威在哪里呢?希望君臣之间,能够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不要当面顺从。如果能够全面掌握大家的观点,没有厚薄之分,那么皇上就会有权威了。”傅尧俞一次进言时,英宗说:“你怎么不弹劾蔡襄啊?”傅尧俞回答:“如果蔡襄有罪,皇上为什么不自己按照法律予以处置,还要臣下弹劾呢?”英宗说:“想让你们谏官弹劾,用公议处置他。”傅尧俞说:“如果交付公众来评判,臣下只看到蔡襄营造皇陵有大功,却没有看到他有罪。臣下身为谏官,让臣按照皇上的旨意进谏言事,臣不敢遵命。”

  宋神宗登基后,傅尧俞调任庐州知州。熙宁三年,傅尧俞奉调进京。王安石一向和他关系很好,正在推行新法,就对他说:“满朝都对新法议论纷纷,我等你好久了,将把你以待制的身份安排

  在谏院任职。”傅尧俞说:“世人都认为推行新法不妥当,如果我在谏院任职,定当极力陈述我的意见。”王安石很恼怒。

  宋哲宗继位,傅尧俞从明州知州调任秘书少监兼侍讲,升任给事中、吏部侍郎、御史中丞。他上奏章说:“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假如让我拾遗补缺来辅助皇上的大德,彰显善良,纠正过失,处理好各种政务,举荐正直,罢黜奸邪来规范朝臣,我虽然才疏学浅,但怎敢不尽心尽力而为?如果让我窥探别人的隐私,揭发别人微小的过错,实在不是我能够做到的,也不是我想做的。”御史张舜民因为进谏被罢官,皇上下诏让傅尧俞再举荐一位御史,尧俞封还诏书,请求留用张舜民。哲宗不采纳,就任命尧俞担任吏部侍郎,尧俞不答应,就被贬官以龙图阁待制的身份任陈州知州。

  傅尧俞为人忠厚庄重,话不多,对人胸无城府,别人也不忍心欺骗他。在皇帝面前谈论朝廷大事,一点都不迂回隐藏。退朝和人谈话,也没有自我夸耀的神色。当初,他由谏官外调为地方官员,众人都认为他对新法有看法,一定不会执行。可是傅尧俞对朝廷的法令一律遵照执行。他说:“君子要以自己所处的职位为本分来行事,谏官有进言的责任,担任郡守就只要懂得遵守朝廷的法令罢了。”徐州前任太守侵占挪用公款,傅尧俞到任,替他偿还,没有还完就离任了。后任太守发公文让傅尧俞偿还公款,后来调查实情,才知道不是他挪用的,最终他也不为自己申辩。司马光曾对河南人邵雍说:“清廉、正直、勇敢三种品德,一个人很难兼备,我却在傅尧俞身上都见到了。”邵雍也说:“傅尧俞清廉而不炫耀,正直而不偏激,勇敢而又温和,这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77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仕州为主簿。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所害,诬以大逆。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故晏冤理得申。王濬为益州,辟为别驾。濬谋伐吴,遣攀奉表诣台,口陈事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3
  •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簿。改宣德州司侯。州多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索闾里,遂过将军家,温言诱之曰:“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9
  • 归园田居·其一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 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84
  •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的诗意:霜冻下山花开得更旺盛,叶子没有因为寒冷凋落。这两句写的是灵隐寺深秋的景色——早晨,降了薄薄一层霜…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94
  • 毕飞宇《大地》原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大 地 毕飞宇   在 村庄的四 周,是大地。某种程度上说,村庄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我把大地比喻成海的平面是有依据的,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5
  • 圣无忧世路风波险古诗翻译及赏析

      《圣无忧·世路风波险》作者为宋朝诗人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路风波险,十年一别须臾。人生聚散长如此,相见且欢娱。   好酒能消光景,春风不染髭须。为公一醉花前倒,红袖莫…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