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的《正午牡丹》原文及译文赏析

  正午牡丹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①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②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③古人笔意也.

  导读:画家善于观察,才能画出常人所不见之处.而要想识画之妙,也非善于观察不可.人做任何事皆如此,岂止一画而已.

  注释:①其:它,指古画.②房敛:花房紧收.③善求:善于探求.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下有一猫( ) 2.何以明之( ) 3.日渐中狭长( )

  二,翻译

  1.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人的画惟妙惟肖和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正午牡丹”的原因,都是_____的结果.

  参考答案

  一,1.指牡丹丛 2.证明 3.逐渐

  二,1.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

  2.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

  三,善于观察

  附加

  本文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1 尝:曾经。

  2 其下:牡丹丛下面。 其:代词,代指牡丹丛。

  3精粗:精良和粗劣。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

  4 正肃吴公:即吴育,北宋丞相,字春卿,浦城人。生于1004年,死于1058年。他谥号为“正肃”。

  5姻家:亲家。

  6 何以:即“以何”,凭什么,根据什么。

  7 明之:辨别它。明,辨别。

  8 披哆(chǐ ):下垂散开,此处指花朵蔫的样子。

  9 燥:干燥。

  10 黑睛:瞳孔。

  11求:探求。

  12 如线:像一条线。

  13 房:这里指花房,即花冠,花心。

  14 敛 :聚拢,收。

  15 泽 :滋润。

  16 此:指吴育说的话。

  17 善求:善于探求。 求:探求。

  18笔意:这里是指画作的意境。

  19识:懂得

  20暮:晚

  21日:太阳

  22色泽:色彩鲜艳润泽

  23吴公:北宋丞相吴育,字春卿,浦城人

  人物资料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参考译文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牡丹丛”,花下有一只猫,不知道这幅画是精妙还是粗糙.丞相吴公,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一见这幅画就说:”这画的是正午牡丹.怎么证明它呢 牡丹花朵松散下垂颜色发干,这是太阳在中天时的花,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如果是带着露珠的花,那么花房一定紧紧收敛而且色彩鲜丽润泽.猫眼在早晨和傍晚,眼珠都是圆的,渐近中午就变得又窄又长,到正午时就像弓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

  启示:

  画家善于观察,才能画出常人所不见之处。而要想识画之妙,亦非善于观察不可。做任何事皆如此,岂止一画而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6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徐霞客游记文言文鉴赏

    徐霞客游记文言文鉴赏   徐霞客游记文言文鉴赏   徐弘祖   【原文】   初七日晨起,云尚氤氲。饭而行。有索哨者,还宿处,解囊示批而去。于是西北随坡平下,其路甚坦,而种麻满坡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3
  • 【双调】水仙子(琐窗风雨古今情)

             乔 吉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1
  • 《长安秋夜》《军城早秋》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长安秋夜 李德裕① 内官传诏问戎机, 载笔金銮夜始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 月中清露点朝衣。 军城早秋     严武②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2
  • 宿王昌龄隐居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由唐代常建所创作。以下是宿王昌龄隐居全诗拼音版、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 宿王昌龄隐居全诗原文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5
  • “吴宽,字原博,长洲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吴宽,字原博,长洲人。以文行有声诸生间。成化八年,会试、廷试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东宫,秩满进右谕德。孝宗即位,以旧学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弘治八年擢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0
  • 中学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技巧

    中学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技巧   文言文翻译“九字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从而便于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文言文翻译“九字诀”是指“信、达、雅、留、换、调、引、增、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