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江陵府曲江楼记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乃凿门通道,以临白河,且为楼观以表其上。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而西陵诸山,空濛晻①霭,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②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翛然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悲夫!”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予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瞻眺江山,览观形制,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张公远矣,而读其书者,未尝不为之掩卷太息也。是则是非邪正之实,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登此楼者,于此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矣。

  予于此楼,既未得往寓目焉。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独次第敬夫本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

  (选自《朱熹诗文选译》,有删改)

  【注释】①晻:昏暗不明。②曲江公: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为李林甫所谮,贬为荆州刺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 病:担心,忧虑

  B.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 行:实行,推行

  C.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属:通“嘱”,嘱咐

  D.于此亦可以反诸身 反:反对,违背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予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

  (2)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

  5.作者借为曲江楼作记,抚今追昔,抒写的所思所感是什么?请概括作答。(4分)

  参考答案

  3、D反‘类推,反顾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判断文言实词,除了需要日常积累之外,还需要结合文章前后文来判定。本题答案选择D项。此句翻译为:在这也可以反顾自身。

  4、(1)我看了敬夫来信,得知此楼的佳处。

  【解析】这道题重点考查的学生翻译能力,并不是很难的翻译题。句式比较简单,学生容易忽略上下文,将“书”错译。“书”从上下文可以知道是“书信”的意思。另外,句中还有两个“之”字的含义是相同的而,都是结构助词“的”。“胜”在此处是“佳处”的含义。

  “予”是“我”的意思。这些实词和虚词都是较为常见的。

  (2)无法像范公写《岳阳楼记》那样,描写群山众流、风光景物、朝朝暮暮、一年四季的变化。

  【解析】这道题相较于上一道题有些难度。这句话是倒装句的一种–定语后置句。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将后面的内容提前到前面来翻译。这是这道题重要的得分点。“无以”固定用法,翻译为“没有……可以用来”。

  5、(1)朱熹读了张敬夫来信,得知登临曲江楼能够看到许多佳景,于是渴望与敬夫同游,在楼上纵览江山,饮酒咏诗。

  (2)朱熹因为张敬夫提到了张九龄的经历,想到了读过他书的人都会对是非曲直有所感悟,想到只要登上此楼的人,都能够从登临眺望中得到感悟、收获。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全文内容的把握和概括能力。答案都出现在本文第二段。即使不能快速读懂全文,也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推敲出来。另外,本题共4分,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以确定为答案应该是两点。

  【参考译文】

  广汉人张敬夫任江陵知府的第二年,五谷丰登,百姓安乐,衙门清闲。只是常常为学校门外挡着高墙,不能排除滞塞之物、迎纳清旷之气,而感到不快。于是在 它的南面,开门筑路,直达白河,并在上面加筑一座楼台。一天敬夫和客人前往楼台登览,只见浩瀚的江水、相连的湖泊,迂回曲折,旷远深满,江水奔流,。西陵 峡的群山,烟岚迷蒙,云气昏晦,在苍茫的水天之外,隐约显现。于是敬夫环顾四周,慨叹道:“这不就是曲江公所说的江陵郡城南楼吗?过去张公离开宰相之位, 被贬官到这里,在平时闲暇的日子里,登高吟诗,总是飘飘然有超脱尘世的念头。至于他感伤时事,他的心未曾一天不在朝廷,焦急迫切,唯恐他的主张最终不能实 现。唉,真可悲啊!”于是在匾上题写“曲江之楼”四字,并来信嘱咐我为曲江楼作记。

  我看了敬夫来信,得知此楼的佳处。真想和敬夫一起在上面游览,眺望江山,观看地形,考察它们所以如此的原因,然后相互劝酒,吟咏张公的诗篇,遥想千年 以前的他的风采,差不多才能满足平素的心愿。张公距今已很久了,而读他书的人,无不有感于他的境遇,合上书本,深深地叹息。这是因为辨别是非邪正,天理本 应如此,故人们不能无动于衷。登上这楼的人,在这也可以反顾自身,而有所感悟了。

  对于此楼,我既然未能前往观赏,无法像范公写《岳阳楼记》那样,描写群山众流、风光景物、朝朝暮暮、一年四季的变化,唯有逐一陈述敬夫的原话,并附上自己的感慨,以供后世君子观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7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苏洵《管仲论》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赏析

    《管仲论》选自选自《古文观止》。作者苏洵,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 管仲论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0
  • 地震

    朝代:清代 作者:蒲松龄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

    古诗文 2020年3月4日
    775
  • 蟾宫曲

    想人生七十犹稀①,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②。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羸③。五十年除分昼黑,刚分得一半儿白日。风雨相催,兔走乌飞④。子细沉吟,不都如快活了便宜。 【基本注释】①“想人…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67
  • 描写雪的诗句

    描写雪的诗句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65
  • 《过华清宫·春月夜啼鸦》翻译赏析

      《过华清宫·春月夜啼鸦》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蜀王无近信,泉上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8
  • 【越调】凭阑人(客有吴郎吹洞箫)

             倪 瓒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