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对策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对策

  一、诵读文本——享受古韵的凝香精华

  1.坚持范读,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坚持范读每一篇课文,目的在于影响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2.细致通读,借助注释,理解字句。当学生通过听读、标记后能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时,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对照注释、参照工具书疏通字句,理解文意了。这个过程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以个别辅导为主。不过,教师要在学生疏通字句之前做一点方法上的指导。其一,字词积累。在理解识记字词时,可以归纳出几种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其二,句子翻译。先让学生明确翻译的基本要求:信(准确无误)、达(通顺畅达)、雅(语句优美)。然后对学生强调:翻译句子时,除了要注意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外,还要学会必要的留、删、补、调等方法。

  3.反复朗读,读懂文意,读出感情。等到师生一起疏通完字句后,一定要让学生反复朗读,直到读得准确,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读出自己的个人感悟,读得如从己出,产生共鸣。朗读是形成文言语感的最好方式,一旦语感强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自然就上来了。

  4.比赛诵读,读出感悟,积淀底蕴。最后可以进行诵读比赛。比赛时,能在短时间里背出来的同学最好背诵,背不出来的就有感情地朗读,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读。

  二、立足课内——探究教学的实效本真

  1.突出人文。文以载道。教师有必要腾出时间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其实,张志公先生早就说过“:历来选入教材的文言文,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或者是取其具有文学性而入选的其他作品。”鉴于此,文言文教学也应像现代文教学一样,注重欣赏评价,让学生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从而培养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

  2.重视积累。古代作者们用简洁的语言就能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或是传递出一番人生哲理。诸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经典的诗词歌赋可以愉悦人的精神,丰富人的认知,有时候也能给予人鼓舞。中国的文言诗词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要积极享受古文中的精华,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三、辐射课外——提升文言的阅读能力

  古文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生活;学习文言文也有助于提高我们遣词造句的能力、炼字的能力和阅读的能力。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除了“立足课内,打牢基础”外,还要引导、推荐、帮助学生多读一些课本以外的经典古诗文。初中课本中的文言文篇目虽然相对固定,但我认为在教学中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在落实学生对文言文字、词、句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要切实地引导他们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美,让他们去品味、去欣赏,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言文之所以能流传千古的独特魅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7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曹绍夔捉“怪”》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曹绍夔捉“怪” 原文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①,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③,罄复作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171
  • 张岱《湖心亭看雪》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67
  • 观月记

    文言文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7
  • 少年治县

    朝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齐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

    古诗文 2020年3月3日
    739
  • 沽美酒带

    在官时只说闲,得闲时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从前的试观:哪一个不遇灾难?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二],鸟河岸消磨了好汉[三],咸阳市干休了丞相[四]。这几个百般,要安,…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214
  • 卢纶《塞下曲》-唐朝边塞诗赏析

    唐代的边塞诗,写出了西北边地的辽远和荒凉,抒发的是豪迈苍凉的情调。诗人感叹大自然的高旷,也讴歌戍边的将士英勇。李益,王昌龄,高适,岑参,王之涣,王翰,都是著名的边塞诗人。此刻,涌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