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元曲赏析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

  半天风雨如秋。

  怪石於菟,老树钩娄,苔绣禅阶,尘黏诗壁,云湿经楼。

  琴调冷声闲虎丘,剑光寒影动龙湫。

  醉眼悠悠,千古恩仇。

  浪卷胥魂,山锁吴愁。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①虎丘:在江苏苏州市西北,相传春秋时有虎踞丘上三日,故名。

  ②於菟(wū tú):虎的别称。

  ③钩娄:枝干屈曲伛偻的样子。

  ④琴调冷声闲虎丘:虎丘寺塔基,原为晋司徒王珣的琴台,故谓琴调冷。

  ⑤剑光寒影动龙湫:虎丘有剑池,相传吴王阖庐以宝剑殉葬,后秦始皇开掘找寻,有神龙跃出而成池。湫,深潭。

  ⑥胥魂:相传春秋时伍子胥为吴王夫差所杀,精魂不散,成了涛神。

  ⑦吴愁:春秋时吴国终为越国所灭,故言。

  作品译文:

  半空中风雨布生,给大地罩上了秋天般的气氛。

  怪石像猛虎或卧或蹲,古树伛偻着屈曲的树身。

  寺院的台阶上蒙着绿苔,两旁的诗壁上沾满了灰尘,藏经楼偎伴着浮云,也显得那样的湿冷。

  虎丘塔边再听不到古时的琴声,龙潭水粼粼摇动,仿佛存留着宝剑的寒影。

  我睁开悠悠的醉眼,回顾历史上的虎斗龙争。

  如今只见浪涛卷动着伍子胥的英魂,青山无语地锁留着吴国灭亡的怨恨。

  作者以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景物描绘传达给读者,是中国诗歌艺术表现的常法。该曲的特点,即是将虎丘的群景有意识地作为诗人怀古意绪的外化。所以在曲中,半天风雨虽颇具典型性,却并非作者着力表现的主体,仅作为一种冷色调氛围的构成因素。这种严冷的色调,正是作者抚今追昔、千古恩仇的内心情潮的折射。曲中写怪石老树,以及苔绣、尘黏、云湿,并不着重于风雨的介入,而更多地体现出岁月风霜的影响;琴调冷、剑光寒两句,更是老练地将古迹的历史与现状沟通。这种取景传象的手法,正是古人所说的思接千载,以及对待景物的取其势而不取其质。

  当然,作者也并非将风雨登虎丘的风雨完全置于一旁,结尾两句浪卷胥魂,山锁吴愁,便重又巧妙地转回到了风雨的影响。须知虎丘旁只有一条叫山塘的小溪,无浪可言,而虎丘本身明秀佳丽,也很难与锁愁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半天风雨如秋的特定情景下就有所不同,风雨凄迷,天地山川足以为之改容。这两句既是怀古意绪的延伸,又是对风雨虎丘峭冷景象的添写,可谓虚实相兼。

[《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元曲赏析]相关文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9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太初,泽州晋城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宋太初,泽州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戎州,以善政闻。有诏褒美,迁将作监丞,转太常丞。雍熙三年,通判成都府,赐绯鱼。会诏求直言,著《守成箴》以献。淳化初迁监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3
  • 《圯上敬履》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

    《圯上敬履》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   《圯上敬履》就是西汉司马迁写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其主要讲述张良偶遇黄石老人,经过黄石老人的考验获得《太公兵书》的故事。接下来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7
  • 中隐――白居易诗词全集

    中隐 [唐] 白居易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90
  • 《天子门生》文言文阅读习题

    《天子门生》文言文阅读习题   天子门生   盘石赵逵,以绍兴辛未①魁集英之唱。后三年,以故事召归为校书郎。时秦桧老矣,怙权杀天下善类以立成,缙绅胁息。赵至,一见光范②,桧适喜,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7
  •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翻译赏析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作者为宋朝诗人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6
  • 古诗词中常见的语言风格及试题分析

    诗歌的语言风格特色。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