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梦能反映身体病变者,如“脏腑功能失调,其梦可反映”;也有言梦能体现人的心理变化者,认为梦能调节心理、消除消极因素使之趋于平衡状态,从而提高睡眠质量;还有提出梦具有启迪灵感、刺激创造功能并增强记忆者;更有认为梦能反映人格特点者等。那么,梦究竟对人体尤其是身心有哪些影响呢?
梦对心理的影响
1、梦能反映心理状态
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梦者当前的心理状态及身边所发生或关心的事物,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从梦境中可以看出梦者的心理状态。梦境中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形式多样,有直接反映者,亦有间接修饰而来者。如明代医家张景岳的“梦造于心”观点,说明了梦境能反映梦者一定的心理状态。
2、梦可恢复心理平衡
对于梦的研究,很多学者曾致力于其与健康状况的联系,既包括身体方面,也涵盖了心理精神方面,比如梦对于心理平衡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愿望是造成梦的唯一精神动力,愿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缓解由于愿望未实现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从某种程度而言,梦能满足欲望,调节心理平衡。荣格也认为:梦有补偿作用。我国古代典籍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些都说明梦对恢复心理平衡是有益的。
3、梦能够给人类带来灵感
有观点认为,睡梦中有知识在大脑中被整合,从而增强印象,启发思维。从梦中获得灵感的现象在科学家、艺术家身上屡见不鲜,或许这种现象用古人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做出解释可能更为贴切。
4、梦具有一定的预示性,尤其是对身体疾患的提示或预示
除了梦本身所具有的上述作用外,析梦也能对人的心理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对梦境进行适当的解释可以改变梦者的各种不良情绪,使梦者达到某种心理满足,从而增强信心,身心愉悦,充满正能量。析梦同时又具有心理治疗作用,尤其是对于有些矛盾冲突大、难以自拔、影响身心健康的人而言,正确而有效的析梦可以起到了解内心矛盾、治疗心理疾病的作用。
必须指出的是,对于梦的认识,要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不能迷信于其中,要探讨其本质,做到客观正确的认识。中医析梦的目的在于既要继承与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造福人类;也要通过析梦使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使身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