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过得太快就像龙卷风,这两天,各地中小学和幼儿园陆续开学,想必各位家长们期待已久。都说开学季就是“生病季”沉浸在神兽归笼的喜悦中,不少家长也十分关注孩子的健康,开学季哪些传染病高发?如何让孩子远离这几种传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
9月处于夏秋之交,昼夜温差较大,易发生流感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流感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征,主要经由空气、飞沫进行传播,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暴发流感疫情。流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喉痛、头痛、畏寒等,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
1、日常防护措施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勤洗手: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
勤通风:定期开窗通风,做好通风与环境消毒等工作。
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在环境密闭、人群密集、通风不良场所、医疗机构等及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应正确佩戴口罩。
2、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3、及时就医
出现流感样症状(体温≥38℃,有咳嗽或咽喉疼痛)后应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接触家庭成员及外出时佩戴口罩,及时就医。
二、手足口病
开学季来临,幼儿园、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存在暴发手足口病的风险。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可通过与患者共同进食、接触患者飞沫、接触患者玩具、毛巾等物品进行传播。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口腔、手、足及臀部等部位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
三、诺如病毒感染
近两年,我省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秋冬季呈高发态势,各类学校9月开学后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可能性高。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排毒时间长、全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其传播途径多样,吃、喝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和或接触病例及其呕吐物都可能中招。中招后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1、个人防病措施
做好饭前便后洗手;处理食物要彻底洗干净,必须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不喝生水;远离呕吐物。
2、校园防病措施
学生健康管理:做好学生个人健康管理、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查因等工作。
厨工健康管理:加强对厨工的健康管理,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要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有消化道症状要暂时调离岗位。
饮用水管理:定期进行饮用水水质检测,确保学校饮水安全,饮用水要烧开后饮用。
病例管理: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的病人,要立即就医并隔离,做好呕吐物处理,做好清洁消毒;病例持续增多(3天超过5例)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属地疾控机构。
四、水痘
1、处置措施
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人群或水痘患者应注意以下三点:
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易感者(既往未患过相应疾病,又没接种过疫苗)或只接种过1剂疫苗者3-5天内可应急接种水痘疫苗,可避免发病或减轻症状,越早接种,效果越好。
2、隔离患儿
水痘病人需隔离至全部皮疹完全结痂干燥,既往接种过水痘疫苗的部分患者可不出现疱疹,只出现斑疹和丘疹,应隔离至24小时内皮肤、粘膜没有新损伤(斑疹、丘疹等)出现。
3、加强环境卫生消毒
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内容物污染的被服、物品和用具采用通风、紫外线照射、暴晒、煮沸等方法消毒。
总结: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了,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不同意见和建议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