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论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师旷论学》,作者是西汉时人刘向。该书说的是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的道理。刘向(约前77—前6)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 建本》)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②臣安敢戏其君
③孰与昧行乎 ④何不炳烛乎
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①向②怎么;开玩笑③在黑暗中走路④点燃蜡烛
2.一个人要有活到才老学到老的精神。

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既然晚了,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
平公说:“哪里有做臣子的人而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行为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
平公说:“说得好啊!”

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于:向。
3 吾:我。
4.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5.恐:恐怕,担心。
6.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指“晚”的意思。
7.何:为什么。
8.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9.安:怎么,哪。
10.戏:作弄,戏弄。
11.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2.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13.闻:听说,听闻。
14.而:表并列,并且。
15.阳:阳光。
16.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17.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18.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9.善哉:说得好啊!
20.善:好。
21.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
22.日中之光:正午(强烈)的太阳光。。
23.好:爱好。
24.为:作为。
25.少:年少。
26.欲:想,想要

点评:
晋平公想要学习,却担心自己年龄已老。而师旷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不断学习。他形象地比喻;少年好学,好像初升的太阳,壮年好学,好像正午的阳光;老年好学,好比蜡烛的光明,也可以照亮人生的里程,虽然光线微弱,但总比摸黑走路要好得多。这一比喻,很形象,人们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所以晋平公为之称善。本篇的特点,在于采用形象的比喻。师旷的说辞,不是陈述抽象的道理,而是用日常生活的常识来阐发自己的主张。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师旷有意利用汉语一音多义的特点,用双关的手法故意曲解晋平公的语意。晋平公所说“欲学,恐已暮矣,”其中的“暮”字,指的是年龄老大,已入暮年。师旷却将“暮”字解释为太阳已落,天色将晚,所以说:“暮,何不炳烛乎?”这样的曲解,形同戏弄,正因为如此,师旷的话才引起晋平公的高度注意。以下师旷由“炳烛”自然导引出关于学习的比喻,留给对方的印象也就更为深刻了。先秦游说之士的说辞往往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其诀窍也就在这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24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翻译赏析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6
  • 文言文曾衍东《黔中儿》阅读理解的答案

    文言文曾衍东《黔中儿》阅读理解的答案   黔中儿   (清)曾衍东   江国瑞,黔之威宁州人,家贫业屦。娶妻张氏,三乳而举五子,不十年皆龆龀。一人屦,遂为八口累,于是困惫滋甚。夫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5
  • 梁书张率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张率,字士简,吴郡吴人。祖永,宋右光禄大夫。父环,齐世显贵,归老乡邑,天监初,授右光禄,加给事中。   率年十二,能属文,常日限为诗一篇,稍进作赋颂,至年十六,向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1
  • 《本草纲目兽部牛》文言文

    《本草纲目兽部牛》文言文   气味   黄牛肉:甘、温、无毒。   牛乳:甘、微寒、无毒。   牛脑:甘、温、微毒。   角胎:苦、温、无毒。   牛尿:苦、辛、微温、无毒。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2
  • 《本草纲目菜部蒲公英》文言文

    《本草纲目菜部蒲公英》文言文   释名   耨草、金簪草、黄花地丁。   气味   (苗)甘、平、无毒。   主治   乳痈红肿。用蒲公英一两,一起捣烂,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饭前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0
  • 无题·八岁偷照镜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0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