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①并加礼辟②,伯珍应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吴郡顾欢擿出《尚书》滞义,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
    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苌③隐处也。二年,伯珍移居之。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家甚贫窭④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业生凡千余人。
(选自《南史》卷七十六,有删节)
    【注释】①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与下文的“吴郡顾欢”都是地名人名。②辟:征召(为官)。③龙丘苌:人名。④窭:贫穷。
    18.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家甚贫窭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伯珍少孤贫()(2)学书无纸()
    (3)山水暴出()(4)建武四年,卒()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
    21.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参考答案
    18.(2分)家甚贫窭/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
    19.(4分)(1)小时候(2)写字(书法)(3)突然(4)去世
    20.(2分)徐伯珍把床叠架起来,坐在上面,诵读不停。
    21.(2分)示例:不为名利等外物所惑,坚持自己的选择;只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徐伯珍早年丧父,家境贫困,在竹叶及地上写字练字。山洪暴发,淹没了房屋,村裹邻居都急忙逃走,徐伯珍却把床叠架起来,留在上面,读书不止。经过十年,对经籍子史都很有研究,所以游学的人大多依从于他。太守琅邪王萧昙生、吴郡人张淹都曾礼聘他,徐伯珍应召后便立即退归,这样做共有十二次。吴郡人顾欢挑剔出《尚书》中含义不通的地方,徐伯珍训释回答得很有条理,因此儒学之士对他极为宗仰.
    他家南边九里有座高山,班固称之为九岩山,足后汉龙丘苌隐居的地方。二年后,徐伯珍移居逭里。他家门前长着一棵梓树,一年便艮得很粗壮,须两人合抱。家境很足贫乏,兄弟四人,都白首相对,时人称之为“四皓”。建武四年,徐伯珍去世,享年八卜四岁。接受他教诲的人共有一千余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24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

    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衔:乃能衔哀致诚(怀着)   2、怙:不省所怙(依靠,指依靠父亲)   3、止:当来省吾,止一岁(留居,住)   4、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7
  • 刘基《司马季主论卜》原文翻译及赏析

    《司马季主论卜》是一篇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文章,是讲“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唐诗),实际讲的是元代末年的种种腐败都是从前胡作非为恶性发展的结果。在现代看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31
  • 100句经典古诗词名句及解释鉴赏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2、人而无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0
  • 唐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李隆基

    作者:李隆基 朝代:〔唐代〕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译文及注释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

    古诗文 2023年2月25日
    27
  •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7
  • 文言文之我教《孔子游春》

    文言文之我教《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一文语言优美,说理透彻,浓浓的师生情谊如清水缓缓地流淌在每个字、每句话中。在品味那诗般的文字时,也似乎让我们每一位教者都经历了一次与这位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