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秦攻赵长平》阅读答案及翻译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①,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注释】①亲:指关系友好,亲近。②却:退。③隐蔽:指屏障。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肉食者鄙鄙:⑵神弗福也福:
⑶而齐不听而:⑷苏秦谓齐王曰谓: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
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⑵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21.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参考答案】
19.⑴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⑵赐福,保佑。
⑶但是,可是。⑷对……说,告诉。(每词1分,共4分)
20.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分)
⑵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国、楚国(共同出兵)救赵国。(2分)
21.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2分)(如答说话讲究艺术只得1分)

翻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为什么要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入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这种小恩小惠不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一定按照实情相报。”曹刿回答:“小的信用,不能被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会按照实情处理。”曹刿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一点去打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从。

二:
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燕两国起兵救赵。秦王盘算道:“如今齐、燕前来救赵,如果他们团结一致,寡人退兵未迟;假如他们一盘散沙,则乘势攻之。”
这时,赵军粮食告急,派人向齐国借粮,可是齐王不理睬。周子对齐王说:“大王不如听从赵国,把粮草借给他们,让他击退秦兵,如果大王您不加理睬,秦兵就不会退去。这样,就正中了秦国的计策,而齐、燕就失策了。而且赵对于燕、齐两国来说,正是御秦的天然屏障。这正像牙齿跟嘴唇的关系,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25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九日登山李白拼音版古诗及翻译

    “九日登山李白拼音版古诗及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九日登山李白拼音版古诗 《 九jiǔ日rì登dēng山shān 》 唐t&a…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43
  • 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未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赏析春天悄悄来临了。请看那河畔的青草…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9
  • 《伤仲永》翻译及原文解析(王安石)

    《伤仲永》翻译及原文解析(王安石) 《伤仲永》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66
  •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子仪《卜算子》翻译赏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   只希望你的心能像我的心一样,那就一定不会辜负我对你眷眷的相思之意…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0
  •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朝代:清代 作者:顾太清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群山万壑引长风,透林皋、晓日玲珑。楼外绿阴深,凭栏指点偏东。浑河水、一线如虹。清凉极,满谷幽禽啼啸,冷雾溟濛。任海天寥阔,飞跃此身中…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49
  • 杭世俊喜博文言文一日一练

    杭世俊喜博文言文一日一练   杭世俊喜博   先生①一岁必两归钱塘②。归后无事,或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望仙桥下。时钱文敏视学③浙中。一日盛暑,张盖往访先生。踏过桥下,文敏从舆④中望…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9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