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侨为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工之侨为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①。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②。使国工③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④,作古窾⑤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⑥,不知其所终。

                                              (选自明·刘基《诚意伯文集·郁离子》)

    【注释】

    ①金声而玉应:形容琴声像敲击金玉发出的声响一样清亮悦耳。②太常:官名,掌管宗庙礼乐。③国工:全国第一流的琴师。④篆工:刻字工匠。⑤古窾:古代钟鼎器上铸刻的文字。窾,通“款”。⑥宕冥之山:作者虚拟的山名。宕冥,高深的样子。

     【文学常识】

    《郁离子》    作者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郁离子》的“郁”指有文采的样子;“离”是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在写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译文】

    工之侨得到了一段很好的桐木,经过砍削后做成了一架琴,装上弦弹了一下,它的发声和共鸣好极了,像金玉的声音一样清亮动听。工之侨自认为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它献给太常寺。(太常寺的主管人)让最优秀的乐师来鉴定,大家都说:“这不是古琴。”把琴退给了工之侨。工之侨带着琴回到了家,请漆工帮着出主意,在琴面绘制了断裂的纹理;又请刻篆字的工匠帮忙,在琴上刻了古代的款识,然后把琴装在匣子里埋起来。过了一年把它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去卖。恰好一个大官从集市路过看见了这架琴,用一百金买了下来,并把它献给朝廷。乐官们传递着看了以后,都说:“这可是世上稀有的珍品啊。”工之侨听到了,慨叹地说:“这样的世道真可悲啊!难道只是这架琴有这样的遭遇吗?世上的事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啊!如果不早作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 于是离去,进入到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斫      ②弦     ③美    ④匣    ⑤适       ⑥希     ⑦图        ⑧其

    2.翻译:

    ①又谋诸篆工

    ②易之以百金

    3.这个故事讽刺了怎样一种社会现象

    【参考答案】

    1.(1)砍削(2)用作动词,装上琴弦 (3)用作名词,美器,美琴  (4)用作动词,装进匣子里    (5)往,到    (6)同“稀”    (7)打算   (8)表推测的语气助词

    3.居高位者没有见识,只重虚名;世道不辨真伪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42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明史忠烈三》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蔡道宪,字元白,晋江人。崇祯十年进士。为长沙推官。地多盗,察豪民通盗者,把其罪而任之。盗方劫富家分财,收者已至。召富家还所失物,皆 愕不知所自。恶少年闭户谋为盗,启户,捕卒已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91
  •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送僧归日本 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06
  • 寻南溪常道士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1)南溪:地名,今四川南溪县。常道士:人名。(2)经行:走过。(3)莓:苔的…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72
  • 袁枚黄生借书说文言文翻译

    袁枚黄生借书说文言文翻译   导语:袁枚是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袁枚黄生借书说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0
  •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这两句是说,傍晚时分,向幽居的深处走去,只听见鸟鸣之声不绝于耳。深处只闻鸟语,未见人迹,见其幽深。 出自庄翱《寻幽居不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95
  • 秋雁

    朝代:元代 作者:揭傒斯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5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