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荣施炙》阅读答案附原文翻译及启示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②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③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过江,每经危难,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①顾荣:字彦先,今属江苏人。②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侍者。炙,烤肉。③同坐:同席的人。
顾荣:字彦先,西晋末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支持司马睿建立东晋的江南士族领袖官至散骑常侍。
尝:曾经2.应人请:赴宴。
3.觉:发觉
4.行炙人:做烤肉的人或端着烤肉的仆人 炙:烤肉。
5.色:神色,脸色。
6.因:连词,于是。
7.辍己:自己不吃,让出。辍:停止,放下。
8.施:给
9.焉,兼词“于之”,给他。
9.嗤:嘲讽,讥讽。
10.遭乱渡江:指晋朝被侵,社会动乱,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
11.每:每次。
12.经:遭遇。
13.左右:身边的人。
14.所以:…的原因。
16.坐:同"座",座位。
17.乃:是。
18.常:经常。
19.己:自己
20.欲:想,想要。
21.岂:怎么,哪里。
22.经:经历。
23.左右:身边手下人。

相关试题及答案
一: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尝应人请    尝:曾经   B. 因辍己施焉 施:给予
  C. 同坐嗤之     嗤:讥笑   D. 常有一人左右己   左右:身边的人
  解析:D(“左右”应为“扶助”之意)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答案:哪有整天端着烤肉,去不知道烤肉的滋味的呢?(“执”译作“端着、拿着”,译对关键词得1分;句意句式对得2分。)

3.从顾荣身上你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
启示:善有善报或帮助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意思大致相同即可得分)。
  

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因辍己施焉。                   (2) 同坐嗤之
(3) 每经危急                       (4) 乃受炙人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3对于顾荣和受炙人,你更欣赏谁?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的分析评价。(3分)
参考答案:
1.停止;     通“座”,座位;
遇到;        是
2.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
3.顾荣心思细腻,善于观察,平等待人,不因对方是仆人而轻视他,顾荣更能为别人着想,施肉给端烤肉仆人,是一个善良的人。或受炙人知恩图报,在顾荣危急之时相助保护,他真正做到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的行为让人称颂。(必须答出人物的品质)

【译文】:
顾荣在洛阳的时候,曾经应人邀请赴宴,发现端烤肉的仆人显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于是就停下吃肉,把自己那一份给了他。同座的人都讥笑顾荣,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后来遇上战乱过江避难,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顾荣觉得很奇怪,便问他原因,原来他就是当年接受烤肉的人。

思想
赞扬了顾荣,体恤下人,推己及人,肯为别人着想的品质和行炙人的知恩图报的品质。多做一点好事,多关心一下别人,或许就会得到回报。

俗语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或好人有好报。乐于助人,也要有恩必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43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刘璋传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翻译

      璋,字季玉,既袭焉(刘焉)位。而张鲁稍骄恣,不承顺璋,璋杀鲁母及弟,遂为仇敌。璋累遣庞羲等攻鲁,数为所破。鲁部曲多在巴西,故以羲为巴西太守,领兵御鲁。后羲与璋情好携隙,赵韪称兵…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54
  • 华佗治病

    文言文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1),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2)往就(3)医。佗闻其呻吟,驻(4)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5)边有卖饼家,蒜齑(6)大酢(7),…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3
  • 中学课外元明清及现代古诗文名句及出处

    15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3
  •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原文及鉴赏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   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   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72
  • 《本草纲目草部野菊》 的文言文

    《本草纲目草部野菊》 的文言文   作者:李时珍   释名   苦薏。   气味   (根、叶、茎、花)苦、辛、温、有小毒。   主治   无名肿毒。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乘热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3
  • 文言文赏识和译文

    文言文赏识和译文   《读李翱文》   原文   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识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