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智部·总序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语智部·总序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语智部·总序

  作者:冯梦龙

  【原文】

  冯子曰:智非语也,语智非智也,喋喋者必穷,期期者有庸,丈夫者何必有口哉!固也,抑有异焉。两舌相战,理者必伸;两理相质,辩者先售。子房以之师,仲连以之高,庄生以之旷达,仪、衍以之富贵,端木子以之列于四科,孟氏以之承三圣。故一言而或重于九鼎,单说而或强于十万师,片纸书而或贤于十部从事,口舌之权顾不重与?“谈言微中,足以解纷”;“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智泽于内,言溢于外。《诗》曰:“唯其有之,是以似之。”此之谓也。

  文言文翻译:

  冯梦龙说:智慧不等于言语本身,言语上的聪明机巧不等于一个人有智慧,喋喋不休的人一定不会有好结果,反倒是那些看似不能言的人能够成功,因此智慧的人,又何需机巧的语言能力呢?然而也有另一个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两方不同的言论激辩,有理的’一方当然会获胜;两种不同的道理互相质难,善于辩解的一方会占得先机。历史上张良因此成为王者之师,鲁仲连因此获得了高名,庄子因此而有旷达的哲学,张仪、公孙衍因此而享有荣华富贵,子贡因此成为孔子的学生,孟子因此继承了儒家思想。因此,有时一句话比朝廷的权威还重要,有时一个游说可以敌过十万军队,有时一纸建言比所有的州郡佐吏的辛苦工作还要有用,又怎么能不重视言语呢?精微的言论,可以解开纷杂的困境。语言虽然有道理但是没有文采,就不会流传久远。而言语是否有智慧也可以看出来,内心有充溢的智慧,自然会生出智慧的言语来。《诗经》说:“因为内在是这个样子,因此表象看来是这样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1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蝶恋花·柳絮年年三月暮

    朝代:清代 作者:周济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万转千回无落处,随侬只恁低低去。满眼颓垣欹病树,纵有余英,不值风姨炉。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513
  • 陆以湉《陈忠愍公行状》原文及译文

      同安陈忠愍公化成,由行伍积军功,官至提督,封振威将军。故例,提镇不得官本乡,上以非公莫能膺海疆重任,破格授厦门提督。道光庚子,英夷扰浙东,命沿海严防,特移公江苏。抵署甫六日,闻…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4
  • 白云先生传

      《白云先生传》是清代方苞写的一篇文言文。   【文言文】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人也(1)。父可大(2),明季总兵登莱(3),毛文龙将卒反(4),诱执巡抚孙元化(5)…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31
  • 与太史公书文言文

    与太史公书文言文   太史公:   伯夷、叔齐,善人者,积仁洁行,而饿死于首阳山;颜渊好学,糟糠不厌,而卒早夭;盗跖日杀不辜,聚党横行天下,竟以寿终。于天道焉,公甚惑矣,小子虽不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6
  • “齐人蒯通,说韩信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①齐人蒯通,说韩信曰:“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韩信谢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4
  • “何之元,庐江灊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何之元,庐江灊人也。之元幼好学,有才思,居丧过礼,为梁司空袁昂所重。服阕,昂表荐之,因得召见。解褐梁太尉临川王扬州议曹从事史,寻转主簿。及昂为丹阳尹,辟为丹阳五官掾,总户曹事。寻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