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言文注释赏析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言文注释赏析

  1、文言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1)有盛名,为(2)司隶校尉。诣(3)门者,皆俊才清称(4)及中表(5)亲戚,乃通(6)。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7)亲。”既通(8),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9)有何亲?”对曰:“昔先君(10)仲尼(11)与君先人伯阳(12)有师资之尊(13),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14)也。”元礼及宾客莫(15)不奇(16)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17)语(18)之,韪曰:“小时了了(19),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20)踧踖(21)。

  2、翻译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那时李膺名气很大,担任司隶校尉的职务。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众的人、有名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去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看门的官吏说:“我是李膺的亲戚。”通报了以后,上前坐下来。李膺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局促不安。

  3、注释

  (1)李元礼(lǐ yīng,110年—169年),颍川郡襄城县(今属河南襄城县)人。东汉时期名士、官员。祖父李修,汉安帝时官至太尉。

  (2)为:担任。

  (3)诣:前往,到。

  (4)清称:有名誉。

  (5)中表,古代父亲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

  (6)乃通:才(予以)通报。

  (7)府君:李膺曾任渔阳太守,故称“府君。”

  (8)既通:通报之后。既,已经。

  (9)仆:我,谦称。

  (10)昔:从前、以前。先君:对死去的祖先的尊称。

  (11)仲尼:孔子,字为“仲尼”。

  (12)伯阳:即老子,姓李,名耳。

  (13)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访您的祖先伯阳为师。先君,死去的祖先。师资:师徒,这里指当年孔子问礼于老子。

  (14)奕(yì)世为通好:世世代代互相友好往来。奕世:代代。

  (15)莫:无。

  (16)奇:对……感到奇怪。

  (17)语:名词。话。

  (18)语:动词。告诉,说。

  (19)小时了了(liǎo liǎo):小时聪明。了了:聪慧。

  (20)大:非常。

  (21)踧踖(cù jí):局促不安的样子。

  4、启示

  后人常常引用故事中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表面上是称赞人,实际上却带有轻蔑的意思,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应用到他人身上。小孩子天资聪颖固然好,但是后天的努力与培养尤为重要,能否成为有用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运用好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保持一颗积极上进的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4、赏析

  全文分三层。

  第一层写洛阳李元礼名气很大,寻常人等都无缘登门拜访。这里对李元礼名气之盛的’描写,为后文孔融成功地以年仅十岁、无官无名之身成为李元礼的座上宾提供了一个背景和基础。 为后文做铺垫,衬托出孔融的智慧

  第二层写孔融聪明机智地拜访了李元礼,人皆称奇。这里孔融巧妙地运用了“亲戚关系”这个概念,将孔夫子与老子二人之间的师生关系延伸到自己与李元礼的关系上,不可谓不机巧,其思维不可谓不敏捷。

  第三层写孔融机智地反驳陈韪的刁难,再次表现出他聪明机智的特点。

  陈韪显然是轻视孔融,认为他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故意出语刁难,意为:你这时年龄小,虽然聪明,也别得意太早了,长大后未必就有出息。孔融巧妙地利用陈韪批评他的话来逆推,使陈韪陷入窘困的境地,这也再一次显示了他的敏捷和机智。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至此,孔融年龄虽小但机智异常的性格已体现得淋漓尽致。

  5、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宗室,武帝时袭封临川王。官至兖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其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记叙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轶事,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语言精炼、生动传神,对后世小说影响极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1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贺胜,仁杰子也,字贞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贺胜,仁杰子也,字贞卿。尝从许衡学,通经传大义。年十六,入宿卫,凝重寡言,世祖甚器重之。大臣有密奏,辄屏左右,独留胜,许听之。至元二十四年,乃颜叛,帝亲征,胜直武帐中,虽亲王不得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5
  •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原文及译文

      毛玠传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   太祖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1
  • 文言文《谨饬》翻译

    文言文《谨饬》翻译   导语:有关文言文《谨饬》翻译,各位可以进行阅读和了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谨饬》翻译,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文言文《谨饬》翻译  原文: …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71
  • 生查子(寿魏制干·九月十九)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万里彩衣远,旬日黄花后。蓬矢纪佳辰,莲幕翻新奏。更看桂枝香,归献灵椿寿。同对小蟠桃,共醉长生酒。

    古诗文 2020年5月31日
    695
  • 《战国策·韩一·或谓魏王王儆四强之内》文言文及翻译

    《战国策·韩一·或谓魏王王儆四强之内》文言文及翻译   或谓魏王:“王儆四强之内,其从于王者,十日之内,备不具者死。王因取其游之舟上击之。臣为王之楚,王肯臣反,乃行。”春申君闻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5
  • 【双调】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元好问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