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记文言文

小石城山记文言文

  【题解】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最后一篇。

  文章的前半段描写小石城山的奇异景色,后半段借景抒情,以佳胜之地被埋没不彰比喻自己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斥逐,蛰居蛮荒,英雄无用武之地。字里行间,隐隐含有对当时最高统治者昏瞆不明的强烈讥刺。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1]。其上为睥睨梁刂形[2],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3],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4],及是愈以为诚有。有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5],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过去寻找风景却毫无所得;另一条稍为偏北又折向东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一座石山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象堡垒,有一个洞象门。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宏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象是人工特意布置的。

  唉!我怀疑上帝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上帝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凑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上帝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上帝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上帝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材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注释】

  [1]垠(yín银):边界。[2]睥睨(pì nì避逆):城墙上的小墙,亦称女墙。兀ǎ歙丽):栋。[3]数(cù醋):密。[4]造物者:指创造万物的上帝。[5]更(gēng耕):经历、经过。伎:同“技”;技艺、长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1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晁错《论贵粟疏》原文与翻译

      原文: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①,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83
  • 鹦鹉亦有情

      《鹦鹉亦有情》是张潮所做的散文,出自《虞初新志》。   【文言文】   宋高宗时,陇山县有人进能言之鹦鹉于宫中。高宗养之,爱甚。一日,高宗问曰:“尔思乡不?&rdq…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70
  • 宋仁宗忍饿

      《宋仁宗忍饿》选自宋· 魏泰《东轩笔录》。   【文言文】   宋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侍臣曰:&ldq…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96
  • “伤鸟有弦惊不定,卧龙无水动应难。”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伤鸟有弦惊不定,卧龙无水动应难。”这两句是说,你好比被射伤的鸟,听到弓弦声即惊魂不定;你又如无水的卧龙,不能动转,卓越的才能无法施展。比喻精巧,言情凿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0
  •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译文: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 秋兴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5
  • 《善呼者》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善呼者 昔者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