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洛阳名园记后文言文

书洛阳名园记后文言文

  论曰: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殽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者,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士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矣!

  ——选自海山仙馆丛书本《洛阳名园记》

  翻译:

  现在我来作一结论:洛阳处于中国的中心,凭藉殽山与渑池的险阻,控制秦川和陇山的要冲,并且充当了赵、魏两地的堡垒,可以说是四方必争之地了。中国若是平安无事还算罢了,一旦发生变乱,洛阳必将首先遭受兵灾。因此我曾经说过:“洛阳的兴盛与衰败,便是中国安定和战乱的预兆啊!”

  当唐代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在东都洛阳建馆舍、置宅第的,不下千有余家;等到它发生动乱的时候,接踵而起的是梁、唐、晋、汉、周的残酷战争。洛阳的池塘竹树,遭到兵车的蹂躏践踏,变成了座座废墟;高大的凉亭、轩敞的水榭,也被烟火焚燎,化成堆堆灰烬。它们都与大唐江山同归于尽,没有剩下一处了。因此我曾经说:“这些园林的兴盛与荒废,便是洛阳繁盛与衰败的预兆啊!”

  既然中国的’安定与战乱,从洛阳的盛衰迹象上可以看出来;而洛阳的盛衰,又可以从这些园林废兴的迹象上看出来,那么我写这本《洛阳名园记》,难道是徒劳无益、白费笔墨吗?

  唉,公卿士大夫们正当进用于朝、官高爵显的时候,大都放纵自己的私欲,任意而为,而将天下的治理与荒乱抛在一边。他们想在告老致仕以后安享林园之乐,能够做到吗?有唐一代没落的道路便是前车之鉴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2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沁园春(春寒)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水榭春寒,梅雪漫阶,竹云堕墙。数花时近也,采芳香径,旧情著处,看月西窗。十二楼中,玉妃卧冷,懒掬胭脂放海棠。层堤外,渺归鸿无数,江树苍…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697
  •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翻译赏析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译文]  精卫口含小小的木块,将要填平深深的大海。   [出自]    晋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5
  • 西湖七月半张岱文言文翻译

    西湖七月半张岱文言文翻译   《西湖七月半》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先描绘了达官贵人、名娃闺秀、名妓闲僧、慵懒之徒四类看月之人。为大家分享了西湖七月半的言文翻译,欢迎借…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4
  • 李清照写重阳节的诗句

    李清照写重阳节的诗句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26
  •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道少纯厚,好学能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唯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①也。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4
  • “楚惠王食寒菹而得蛭,因遂吞之”阅读答案及翻译

    楚惠王食寒菹而得蛭①,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问:“王安得此疾也?”王曰:“我食寒菹而得蛭,念谴之而不行其罪,是废法而威不立也;谴而行诛,…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