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侯君集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新唐书·侯君集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以材雄称。少事秦王幕府,从征讨有功,擢累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预诛隐太子尤力。王即位,拜左卫将军,进封潞国公,邑千户。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

  李靖讨吐谷浑,以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师次鄯州,议所向。君集曰:“王师已至,而贼不走险,天赞我也。若以精兵掩不备,彼不我虞,必有大利。若遁岨山谷,克之实难。”靖然其计,简锐士,约赍深入,追及其众于库山,大战,破之,进会大非川,平其国。

  高昌不臣,拜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出讨。王麴文泰笑曰:“唐去我七千里,碛卤二千里无水草,冬风裂肌,夏风如焚,行贾至者百之一,安能致大兵乎?使能顿吾城下,一再旬,食尽当溃,吾且系而虏之。”君集次碛口,而文泰死,子智盛袭位。进营柳谷,候骑言国方葬死君,诸将请袭之。君集曰:“不可,天子以高昌骄慢,使吾龚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间,非问罪也。”于是鼓而前。贼婴城自守,遣谕之,不下。乃刊木塞堑,引撞车毁其堞,飞石如雨,所向无敢当,因拔其城,俘男女七千,进围都城,智盛乃降。高昌平,君集刻石纪功还。

  初,君集配没罪人不以闻,又私取珍宝、妇女,将士因亦盗入,不能制。及还京师,有司劾之,诏君集诣狱簿对。君集自恃有功,以它罪被系,居怏怏不平。皇太子承乾数有过,虑废,知君集犯望,因其婿贺兰楚石为千牛,私引君集入,问自安计。君集举手谓曰:“此手当为殿下用之。”又遣楚石语承乾曰:“魏王得爱,陛下若有诏召,愿毋轻入。”承乾纳之。

  承乾事觉,捕君集下狱。帝自临问,曰:“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君集辞穷不能对。帝语群臣曰:“君集于国有功,朕不忍置诸法,将丐其命,公卿其许我乎?”君臣皆曰:“君集罪大逆不道,请论如法。”帝乃谓曰:“与公诀矣,今而后,徒见公遗像已!”因泣下,遂斩之,籍其家。(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七)

  译文

  侯君集,是豳州三水县人。以才力雄豪见称。年少时在秦王幕府做事,随从秦王征讨立有功劳,历任左虞候、车骑将军,封为全椒县子。参与谋划诛除隐太子时尤为得力。秦王继位后,升任左卫将军,进封为潞国公,享受封邑一千户。贞观四年,升任兵部尚书。

  李靖征讨吐谷浑时,任用候君集做积石道行军总管。大军停驻在鄯州,商议出击方向。君集说:“大军已到(这里),而贼寇没有跑到险阻之地,这是上天帮助我们。如率精兵攻其不备,他们不会料想到我军(的动态),一定能大获全胜。如让他们逃脱并守险于山谷,再行讨伐就很难取胜了。”李靖赞同他的想法,便挑选精锐士卒,轻装深入,在库山追上了吐谷浑的军队,大战破敌,进军会师于大非川,平定其国。

  高昌王不臣服,拜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出讨。高昌王麴文泰大笑说:“唐国离我们有七千里远,沙漠盐碱地二千里且无水草,冬风刺骨,吹裂肌肤,夏风如火,到这里的商人都寥寥无几,哪里能拍派大军前来?即使他们能围困我们的’城池,一二十天后,他们的粮食吃完了就会溃败,我就可以击败他们了。”君集率军进至碛口时,文泰死去,其子智盛承袭其位。大军进驻柳谷,侦骑说该国正在安葬已故国君,诸将请求出兵袭击。君集说:“不行,天子因高昌国骄慢无礼,派我替天行道前往讨伐,如果趁丧事偷袭他们,就不是问罪之师了。”于是大振旗鼓而行。贼众据城固守,遣使晓谕而不听。便斩树填护城河,推出撞车毁其城堞,抛掷石块如雨,敌人无法抵挡,因而攻下城池,俘获男女七千人,进而围困都城。智盛于是开城出降。高昌平定,君集刻石纪功而还。

  起初,侯君集发配没收罪人没有上报朝廷,又私自收取珍宝、妇女,将士因此也盗取宝物,侯君集不能控制他们。等到返回京师后,有关官员弹劾他的罪名,皇帝下诏侯君集入狱接受审讯。侯君集依仗自己立有功劳,却因为其他的罪名被捕,心中怏怏不平。皇太子承乾屡犯过失,担心被废,闻知君集不满,通过君集女婿东宫千牛贺兰楚石,私引君集进宫,询问自安之计。君集举起手对他说“:此手当为殿下效劳。”又派楚石对承乾说“:魏王得宠,陛下若有诏书征召,希望不要让他轻易入宫。”承乾采纳其策。

  李承乾谋反事败后,收捕君集入狱。太宗亲自临问,说“:我不想让刀笔吏折辱您。”君集理屈词穷不能回答。太宗对群臣说:“君集对国家有功,我不忍心用法律处置他,想免其死罪,各位应该会答应我吧?”群臣都说:“君集之罪,大逆不道,请依照法令处决。”太宗便对君集说:“与您永别了,从今以后,只能观看您的遗像了!”因而流下眼泪,随即将他斩首,并籍没其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3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隋书·于仲文传》文言文的原文及译文

    《隋书·于仲文传》文言文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98
  • 葛洪苦学的原文与翻译

      原文   葛洪,丹阳人,贫无童仆,篱落不葺,常披榛(zhen)出门,排草入室。屡遭火,所藏典籍尽。乃负笈(ji)徒步,不远千里,假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所写皆反覆,人少能…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145
  • 《若石之死》文言文的意思翻译

    若石之死 原文   若石居冥山之阴,有虎恒窥其藩。若石帅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举辉,筑墙掘坎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已者。.于是弛其备,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104
  • 《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 [明]归有先 进士同榜者,其始数百人常相聚。自春官进于冢宰喀’,而后分送诸曹,各随所隶以去,谓之办事。今年赐第者,三百九十有四人。既分曹,则余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3
  •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文言文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61
  • 《明史·陈幼学传》文言文阅读

    《明史·陈幼学传》文言文阅读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万二千石以备荒,垦莱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终民。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