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文: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

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

24、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1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曾益其所不能(        )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
 ③吴既赦越  (         )       ④与百姓同其劳(           )

26、翻译下列句子。(2分)
女忘会稽之耻邪?
                                             
27、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    。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其主要内容。(3分)

参考答案
24、舜/发于/畎亩之中(1分)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 通“增”,增加 ② 犯错误 ③ 赦免 ④ 劳动
26、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2分)
 27、在艰苦磨练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 (意近即可) (1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分)  卧薪尝胆(1分)

二: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
(1)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意译亦可) 

4、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项是[AD]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5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过零丁洋古诗原文及翻译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下面我们来看看过零丁洋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借鉴。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2
  • 《北史奚康生传》的原文及翻译

      :   奚康生,河南阳翟人也。本姓达奚,其先居代,世为部落大人。祖真,柔玄镇将、内外三都大官,赐爵长进侯。卒,赠幽州刺史,谥曰简。康生少骁武,弯弓十石,矢异常箭,为当时所服。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2
  •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康熙戊寅,噶尔丹败亡,固始汗第十子达什巴图尔入朝,封和硕亲王。其子罗卜藏丹津袭爵,自以青海、西藏旧皆为领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4
  • 六年级下《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7
  • 形容元宵节热闹的诗词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下面…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7
  • 柳宗元《桐叶封弟辨》原文翻译赏析

    《桐叶封弟辨》是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辨”是一种用于辨析事物的是非真伪而加以判断的论说文体,韩愈的《讳辨》和柳宗元的这篇文章,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