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帝求贤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帝求贤诏
《汉书》  
  【原文】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①,伯者莫高于齐桓②,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④?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⑤?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⑥,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御史大夫昌下相国⑦,相国酂侯下诸侯王⑧,御史中执法下郡守⑨,其有意称明德者⑩,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⑾,有而弗言,觉免⑿。年老癃病⒀,勿遣。
   
【注释】
    ①盖:发语词。
  ②伯:通“霸”,诸侯的盟主。
  ③昌:指御史大夫周昌。
  ④特:但,只是。
  ⑤奚:何
  ⑥游:交游。从我游:即参加治理天下。
    ⑦御史大夫:秦汉时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责是监察、执法,兼掌管重要文书图籍。西汉时丞相缺位,往往以御史大夫递补。并与丞相、太尉合称为三公。昌:周昌,沛县人,跟从刘邦入关破秦,建汉后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下:向下传达。
  ⑧酂侯:即萧何。沛县人。曾为沛县吏,秦末佐刘邦起义。在楚汉战争中有大功,官居丞相,封酂侯。
    ⑨御史中执法:即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郡守:始置于春秋战国时,初为武职,防守边郡。秦以郡为最高的地方行政区划,每郡置守,掌治其郡。汉景帝时改为太守。
    ⑩意:思想。称:符合。明德:美德。
  ⑾行:品行。义:通“仪”,仪表,相貌。
  ⑿有而弗言,觉免:有贤才而郡守不报告,发觉后就罢免其官。
  ⒀癃病:手足不灵活的病。
  

1、注音:①齐桓(    )          ②朕意(    )(2分)
2、解释加点词:(4分)
  ①皆待贤人(          )          ②患在人主(          )
  ③不交故也(          )          ④士奚由进(          )

3、写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及其意思:(4分)
  ①      通      意思              ;②      通      意思              。

4、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①作者认为周文王、齐桓公一统天下或称霸诸侯的原因是:                      。
  ②作者认为自己一统天下应该靠:                                            。
  ③天下所有帝王对江山社稷的共同心愿是:                                    。
5、得贤人后就一定能得天下吗?请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4分)
参考答案
1.huán  ; zhèn  
2.①善待或优待;②问题或毛病;③原因或缘故;④怎么或怎样。 
3.伯通霸意思称霸;亡通无意思不会。
4.①皆待贤人而成名;②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③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5.正面:得贤人后一定得天下,历史上就有许多明君靠贤人辅佐而得天下,如齐桓公得管仲;
  反面:得贤人不一定得天下,因为得贤人后还必须信任、重用他才行,如伍子胥被吴王杀害后,吴国被越国所灭。

【参考译文】
     听说王者中没有能超过周文王的,诸侯的盟主中没有能超过齐桓公的,(他们)都是依靠贤能的人才成就了事业声名显赫。现在,天下的贤人(一样)聪明能干,难道只有古代的(贤)人(聪明能干)吗?问题出在国王不(与贤人)交往的原因啊,(这样一来)贤能之士能从哪儿来呢?现在我因为上天的保佑,贤士大夫(的辅佐),平定拥有了天下,成为了(刘家)一家的天下。想要它长久,世世代代供奉(刘家)宗庙不绝。贤人已经与我共同平定了天下了,却不与我共同安定享受它,怎么行呢?贤士大夫有肯跟我交往的,我能够让他尊贵显耀。(将这圣旨)公告天下,使我的旨意大家都明白和知道。
  御史大夫周昌传达给丞相,丞相萧何传达给各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传达给各郡最高长官,有估计符合德行贤明的人,一定要亲自去劝说,为他驾车,送到相国府,登记履历、容貌、年龄,有(贤人)却没有上报的(地方),发觉了就免(地方官员的)职。年老手足不灵活有病的,不要送(来)。

写作背景
汉高祖刘邦出身于泗上亭长,在秦朝末年起义,用三杰,定三秦,消灭项羽,最后登上帝位,建立汉朝。他懂得任用人才是取得胜利的保证;得天下以后,要巩固封建统治,使天下长治久安,就要有贤才作为辅佐。本文是他在全国范围内征求贤才的一道诏令,他以周文、齐桓自许,用古代贤士期待今人,表现他的存心王霸和求贤若渴的心情。

赏析
《高帝求贤记》一文虽然短小,却清楚地说明了诏令求贤的原因、目的和方法。
刘邦起自布衣,对士人多有轻侮。但由于他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认识到的天下多有赖于士人,为此他统一天下后,要治理天下,就急于寻访贤能之人,心情十分急迫。尽管此诏书是在刘邦在位晚年发布的,但这封诏书毕竟奠定了西汉的基本国策,功不可没。西汉大量贤士得到重用是在武帝宣帝时期。但是,要追溯西汉王朝的求贤历史,还要从这封诏书开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6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对比鉴赏题的解题方略是什么

      古   解答此类题,应先读懂古诗歌,若题中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结合平时积累努力达到初步知人论世。然后抓住题目,寻找诗中“情语”(诗眼);如果没有“情语”,全是“景语”,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7
  • 庆宫春(重登峨眉亭感旧)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春翦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欹侧。英游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片帆谁上…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597
  • “杜范字成之,黄岩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杜范字成之,黄岩人。少从其从祖烨、知仁游,从祖受学朱熹,至范益著。嘉定元年举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绍定三年,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六年,迁大理司直。改秘书郎,寻拜监察御史。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9
  • 采薇(节选)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古诗文 2020年3月19日
    900
  • 《兰亭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兰亭集序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列坐其次 今义:居于次一等的     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9
  • 《孟子见梁襄王》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孟子见梁襄王》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语:出,语人曰(告诉,动词)   2、就: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接近,动词)   3、与:孰能与之(归附,跟随,动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