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断织教子原文翻译及道理

孟母断织教子

孟子之少也,既1.学而归,孟母方绩2.,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3.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4.。孟母曰:“子5.之废学,若我断斯6.织也。夫君子学以立7名,问则广知,是以8.居则9.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10.夕11.勤学不息,师事子思12.,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13.矣。     1.既:已经。     2.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是指织布。     3.以刀:用刀。     4.故:原因。     5.子:古代指你。     6.斯:这。     7.立:树立。     8.是以:因此。     9.则:就。     10.旦:早晨。     11.夕:泛指晚上。(夜晚)     12.事子思:事:侍奉。子思:人名     13.道:法则、方法。

翻译: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剪断段布。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做人法则。

道理分析:
 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而万事大吉。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成不了才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她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来比喻废学,很有说服力。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积习。这样做,符合教育的激励原则。孟子不是生来就聪颖的人,但仍然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这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7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水龙吟 刘基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08
  • 望阙台

    朝代:明代 作者:戚继光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78
  • 高考文言文知识:特殊的判断句

    高考文言文知识:特殊的判断句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句话: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幕君之高义也。这句是否是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呢?从句子形式上来说,者,也。是古代汉语中典型的判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84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翻译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译文]    醉意中把灯拔亮把玩宝剑,一梦醒来军营中号角…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4
  • 钱若赓断鹅文言文翻译

    钱若赓断鹅文言文翻译   智慧源于生活!对于正处于求学阶段的学子而言,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善于思维的脑、善于发现的眼,和一颗热爱学习的心。注重细节,把握事物的`发展…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58
  •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8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