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断织教子原文翻译及道理

孟母断织教子

孟子之少也,既1.学而归,孟母方绩2.,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3.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4.。孟母曰:“子5.之废学,若我断斯6.织也。夫君子学以立7名,问则广知,是以8.居则9.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10.夕11.勤学不息,师事子思12.,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13.矣。     1.既:已经。     2.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是指织布。     3.以刀:用刀。     4.故:原因。     5.子:古代指你。     6.斯:这。     7.立:树立。     8.是以:因此。     9.则:就。     10.旦:早晨。     11.夕:泛指晚上。(夜晚)     12.事子思:事:侍奉。子思:人名     13.道:法则、方法。

翻译: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剪断段布。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做人法则。

道理分析:
 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而万事大吉。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成不了才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她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来比喻废学,很有说服力。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积习。这样做,符合教育的激励原则。孟子不是生来就聪颖的人,但仍然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这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7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13
  • 王羲之题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王羲之,东晋的一位大书法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题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   王羲之题扇文言文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7
  • 古诗还自广陵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秦观

    作者:秦观 朝代:〔宋代〕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水响一齐飞。 还自广陵译文及注释 还自广陵译文 大冷天里,水鸟为了暖和挤在一起,十几只几百只一起,…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47
  • 思念家乡的经典古诗

      1、《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8
  • 《钗头凤世情薄》全词翻译赏析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的词意:世事炎凉,黄昏中下着雨,打落片片桃花,这凄凉的情景中人的心也不禁忧伤   出自南宋词人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钗头凤   世情薄,…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1
  • 南唐书卷节选文言文及答案

    南唐书卷节选文言文及答案   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茂贞死,子从俨袭父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