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掩耳盗铃》翻译及道理分析

文言文《掩耳盗铃》翻译及道理分析 
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原文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10)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③;以锤④毁之,钟况然⑤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⑥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7)矣!   

 

    ——选自《吕氏春秋·自知》

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则:但是

  (4)负:用背驮东西。

  (5)锤(chuí):槌子或棒子。

  (6)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7)遽(jù):立刻。

  (8)悖(bèi):荒谬。 (8)恶(e):害怕。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7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水调歌头(寿提刑)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帝念重湖远,使者选清强。关西夫子人杰,揽辔出鸳行。熊楚一天坐镇,虎节三台更历,号令肃秋霜。褰帷间风俗,原隰总生光。瞻南极,朝北斗,酌霞…

    古诗文 2020年6月2日
    600
  • 《减繁增静安乐之基》文言文

    《减繁增静安乐之基》文言文   减繁增静,安乐之基   人么减省一分便超脱了一分。如交游减便免纷拢,言语减便寡愆尤,思 虑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可完,彼不求日减而求日增者,真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1
  • 《田家谣》

    陈 造 麦上场,蚕出筐, 此时只有田家忙。 半月天晴一夜雨, 前日麦地皆青秧。 阴晴随意古难得, 妇后夫先各努力。 倏凉骤暖茧易蛾, 大妇络丝中妇织。 中妇辍闲事铅华, 不比大妇能…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80
  • 龚自珍《书叶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书叶机 龚自珍 鄞人叶机者,可谓异材者也。嘉庆六年,举行辛酉科乡试,机以廪贡生治试具,凡竹篮、泥炉、油纸之属悉备。忽得巡抚檄曰:贡生某毋与试。机大诧。   &n…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21
  • 揠苗助长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揠苗助长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讲述了农夫为帮助禾苗长高,将苗拔起,致使禾苗枯死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的深刻道理。以下是揠苗助长文言文原文及…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89
  • 不忧患难,不畏权豪的文言文译文和注解

    不忧患难,不畏权豪的文言文译文和注解   所谓贫富是身外的境遇,君子 处患难而不忧,是因为他们具有安贫乐道的精神。其实,他们在享乐安然的. 环境中能保持清醒,忧患意识强,故能防微杜…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8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