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中郎将来歙荐堪,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领骠骑将军杜茂营,击破匈奴于高柳,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拜显为鱼复长。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选自《后汉书》)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受业长安                    受:接受
B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        诣:告诉
C阴具船欲遁去                阴:暗地里
D劝民耕种                    劝:劝勉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堪年少时品行超群,把父亲留下的数百万家产让给侄子,自己来到长安受业,受到诸儒的称赞。
B.张堪率兵入成都,首先派兵占据了城池,然后清查仓库,收其珍宝,并将财宝逐件登记,上报朝廷,没有半点儿占有。
C.张堪任渔阳太守时,不仅捕击奸猾之人,抗击匈奴入侵,力保边疆太平,而且还辟田劝耕,使百姓殷实富足,其乐融融。
D.张堪被任为渔阳太守,后受命协助大司马吴汉征伐公孙述,献奇策,以示弱挑动敌人出战,打败公孙述,攻占了成都。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3分
(2)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3分

参考答案
9、B诣:到……去
10、D.“张堪被任为渔阳太守,后受命协助大司马吴汉征伐公孙述”,原文“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
11.(1)他率领军队追捕奸险狡猾的人,功劳赏罚非常分明,官吏百姓都乐于为他所用。(计分点:“奸猾”、“信”,句意。)
(2)而他解职还都时,乘坐的只是一辆断辕的 破车,车上只有布被包袱而已。(计分点:“去职”,“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句意)

参考译文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为郡中的大姓。张堪早年成为孤儿,把先父一百余万的财产都让给了侄子。十六岁时,在长安求学,志向美雅,能够自励,儒生们都称他为“圣童”。
光武帝没有显赫时,了解张堪的志向和节操,经常称赞褒扬。即位之后,中郎将来歙推荐张堪,征召拜为郎中,经三次迁升为谒者。派他负责运输缣帛,并送战马七千匹,交吴汉讨伐公孙述,在途中追任他为蜀郡太守。当时吴汉的军队仅剩下七天的军粮,暗中准备船只要撤兵。张堪听说后,急忙驰驱至吴汉那里,论述公孙述必败,不应退兵之策。吴汉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显示软弱引诱敌兵,公孙述果然亲自率兵出战,结果在城下被击杀。成都被攻克之后,张堪首先占据城池,检查府库所藏财物,收敛珍宝,全部列出名单上报,一点都没有装入自己腰包。他安慰招抚城中的官员百姓,蜀地之人非常欢悦。
张堪在蜀郡任职两年,被征召回京,拜为骑都尉,后又领骠骑将军杜茂军营,在高柳击败匈奴,拜为渔阳太守。他在渔阳追捕打击奸猾之徒,赏罚必倍,官员百姓都乐意为他所用。匈奴曾出动一万名骑兵入侵渔阳,张堪率骑兵数千名奔袭攻击,大败敌兵,渔阳界内从此安定无事。于是他令百姓在狐奴开垦稻田八千余顷,劝谕百姓耕种,因此使郡中殷实富庶起来。百姓作歌说:“桑树无乱枝,麦穗有双歧,张君施政,百姓乐不可支。”任渔阳太守八年,匈奴不敢入侵边塞。
皇帝曾召见各郡负责财政的官吏,向他们询问各郡的风土人情以及前后郡守县令能否称职。蜀郡负责财政的属官樊显进言说:“渔洋太守张堪过去在蜀郡时,他的仁爱能够惠待下属,威严能够讨罚奸人。之前公孙述攻破蜀郡时,珍宝堆积如山, 他所掌握之财物,足以富及十代,然而张堪离职的时候,乘坐的是断了辕的破车,睡的是布被,用的是布袋而已。”皇帝听了,叹息了很久,授予樊显做鱼复县令。正要征召张堪,恰逢他病逝了,皇帝非常同情惋惜他,于是下令对他加以褒扬,赏赐给他一百匹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7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回乡偶书二首原文及译文

      回乡偶书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贺知章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改 一作:未改/难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121
  • 文言文《刻舟记》译文及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刻舟记》译文及知识点总结   参考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81
  •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尹师鲁墓志铭 欧阳修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9
  • “钱若水,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钱若水,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人。若水幼聪悟,十岁能属文。华山陈抟见之,谓日:“子神清,可以学道;不然,当富贵,但忌太逮尔。”雍熙中,举进士,释褐同州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7
  • 高中文言文期末复习考点-登徒子·好色赋

    高中文言文期末复习考点-登徒子·好色赋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2
  • 李贺集序(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这是一篇给李贺诗集撰写的序言。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生于贞元六年(790),长杜牧十三岁,当他元和十一年(816)二十七岁去世时,杜牧仅十四 岁。李贺生命虽然短暂,但在杜牧眼中…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