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字景濂,洪武二年诏修元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宋濂,字景濂,洪武二年诏修元史,命充总裁官。帝剖符封功臣,召濂议五等封爵。宿大本堂,讨论达旦,历据汉、唐故事,量其中而奏之。车驾祀方丘,患心不宁,濂从容言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审能行之,则心清而身泰矣。”帝称善者良久。濂性诚谨,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卒于夔,年七十二。
(选自《明史·宋濂传》)

(1)宿大本堂,讨论达旦,历据汉、唐故事,量其中而奏之。
答案 (宋濂)住在大本堂,通宵达旦地研究讨论,一一依据汉、唐前例,衡量其中适合的部分奏报皇上。
得分点 “据”“量”及大意正确。
(2)养心莫善于寡欲,审能行之,则心清而身泰矣。(5分)
(3)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答案 (皇上)把大臣全部召来诘问责备,并且大声叫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的话我几乎就要错怪进言冒犯(我)的人了。”
得分点 “悉”、“微”、“罪”、省主语及大意正确。
(4)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
答案 从少到老,宋濂没有一天离开过书籍,登门索要诗文的士大夫,接踵而至。
得分点 “去”、“造”、定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宋濂,字景濂,洪武二年,太祖下诏修《元史》,宋濂被任命为总裁官。太祖剖符封功臣,召宋濂前来商议怎样封五等爵位。(宋濂)住在大本堂,通宵达旦地研究讨论,一一依据汉、唐前例,衡量其中适合的部分奏报皇上。太祖到方丘祭祀,感到心绪不宁,宋濂从容说道:“修养身心没有什么比清心寡欲更好的了,(皇上)如能慎重并为之行动,那么就会心灵清静,身体渐渐安康。”太祖听后称赞良久。宋濂性情诚恳谨慎,有一次(在家中)与宾客一起饮酒,太祖派人暗中观察。第二天,太祖便问宋濂昨天喝酒没有,请了哪些客人,吃了些什么。宋濂一一如实回答。太祖笑道:“说得对,你没有欺骗我。”主事茹太素上书一万多字,太祖大怒,询问廷臣的看法,有的大臣指着茹太素的上书说:“这是不敬,是诽谤。”太祖问宋濂,宋濂说:“茹太素是忠于陛下的,陛下现在刚敞开言路,怎么能给他定大罪呢?”不久,太祖翻阅茹太素的上书,有不少可取之处。把大臣全部召来诘问责备,并且大声叫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的话我几乎就要错怪进言冒犯(我)的人了。”从少到老,宋濂没有一天离开过书籍,登门索要诗文的士大夫,接踵而至。宋濂死在夔州,享年72岁。

二:
宋濂①,字景濂。性诚谨,官内延久,未尝讦②人过。(帝③)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④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于是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⑤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濂)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①宋濂:字景濂,明初文学家。②讦(jié):攻击。③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④恶:同“勿”。⑤诮(qiào):讥讽。
8.用斜 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于 是 帝 廷 誉 之 曰
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间召问群臣臧否( ) (2)或指其书曰( )
(3)既而帝览其书( )(4)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3分)
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11.文中划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2分)
12.阅读选文及下面一段文字,比较两段文字中宋濂形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分)
【链接】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则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相同点:
不同点:
参考答案:
8.(共2分)于是/帝/廷誉之曰
9.(共4分)(1)暗地里(2)有人(3)不久(4)全,都
10.(共3分)如果没有景濂, 我几乎就要错误地加罪于进言的人了。(“微”“罪”“言者”各1分)
11.(共2分)运用侧面描写(1分),衬托出宋濂学术之高(1分)。
12.(共3分)相同点:都表现出宋濂的勤奋好学(1分);不同点:选文侧重于表现宋濂诚实、正直的品格,《送东阳马生序》还表现出宋濂守信、尊重师长的品格。(各1分)

【参考译文】
宋濂,字景濂。性情诚恳谨慎, 长期在宫中为官, 却从不攻击他人过失。太祖闲时召宋濂询问群臣的善恶优劣, 宋濂只是列举表现优良的大臣, 并说:“ 善良的人与我交朋友, 我了解他们, 而对那些不善之人, 我不了解他们!”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太祖大怒, 以此询问廷臣的看法。有的指着茹太素的上书说:“ 这是不敬, 是诽谤,是违法。”太祖问宋濂,宋濂回答“: 茹太素是尽忠于陛下的, 陛下现在刚敞开言路, 怎么能给他定以大罪呢?”不久, 太祖翻阅茹太素的上书, 觉得有不少可取之处, 于是便将廷臣全部召来责问, 并直呼宋濂的字说道:“ 如果没有景濂, 我几乎就要错误地加罪于进言的人了。”于是太祖又当场称赞宋濂说“: 我听说最上等的是圣人, 其次是贤人, 再次为君子。宋景濂为朕效力十九年, 从未说过一句假话, 也从未讥讽别人的短处, 始终如一, 他岂只是君子, 还真可以说是贤人了。”
宋濂屡次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登门索要诗文者, 接踵而至。甚至外国前来进贡的使者都知道宋濂的名声, 多次问起宋先生日常起居及身体安康否。高丽、安南、日本甚至出双倍价收购宋濂文集。四方学者都称宋濂为“ 太史公”, 而不称其姓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8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姚鼐《答翁学士书》原文阅读

      姚鼐   原文:   鼐再拜,谨上覃溪先生几下。昨相见承教,勉以为文之法,早起又得手书,劝掖益至,非相爱深,欲增进所不逮,曷为若此?鼐诚感荷不敢忘。虽然,鼐闻今天下之善射者,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4
  • 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宋代: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9
  • 2015年全国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汇编(上)

    2015年全国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汇编    一、(全国新课标卷Ⅰ)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0
  • 中考语文文言文默写诗句

    中考语文文言文默写诗句   一.名句默写   (1)落红不是无情物, 。(2)采菊东篱下, 。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感时花溅泪, 。   (5) ,长河落日圆。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8
  •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这两句是劝鹦鹉,言多必失,足以招祸,谨言慎行,以免祸灾——你还是说话不要过于明白吧,明白的话是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02
  • 文言文虚词用法综合

    文言文虚词用法综合   一、 代词   1、 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8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