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征为少府卿。荆州陷,萧詧署金紫光禄大夫。
君理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高祖镇南徐州,巡遣君理自东阳谒于高祖,高祖器之,命尚会稽长公主,辟为府西曹掾。稍迁中卫豫章王从事中郎,寻加明威将军,兼尚书吏部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监吴郡。高祖受禅,拜驸马都尉,封永安亭侯。出为吴郡太守。是时兵革未宁,百姓荒弊,军国之用,咸资东境,君理招集士卒,修治器械,民下悦附,深以干理见称。
世祖嗣位,征为侍中,迁守左民尚书,未拜,为明威将军、丹阳尹。天嘉三年,重授左民尚书,领步兵校尉,寻改前军将军。六年,出为仁威将军、东阳太守。天康元年,以父忧去职。君理因自请往荆州迎丧柩,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及还,将葬,诏赠巡侍中、领军将军,谥曰敬子。其年起君理为信威将军、左卫将军。又起为持节、都督东衡、衡二州诸军事、仁威将军、东衡州刺史,领始兴内史。又起为明威将军、中书令。前后夺情①者三,并不就。
  太建元年,服阕,除太子詹事,行东宫事,迁吏部尚书。二年,高宗以君理女为皇太子妃,赐爵望蔡县侯,邑五百户。四年,加侍中。五年,迁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侍中如故。其年有疾,舆驾亲临视,九月卒,时年四十九。诏赠侍中、太子少傅。丧事所须,随由资给。重赠翊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如故。谥曰贞宪。君理子遵俭早卒,以弟君高子遵礼为嗣。
君理第五叔迈,亦方正有干局,仕梁为尚书金部郎。永定中,累迁中书侍郎。天嘉中,历太仆、廷尉,出为镇东始兴王长史、会稽郡丞,行东扬州事。光大元年,除尚书吏部郎。太建元年,迁为通直散骑常侍,侍东宫。二年卒,时年五十二,赠散骑常侍。
                                             (选自《陈书•列传第十七》,有删改)
【注】①夺情: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叫“夺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巡,素与高祖相善              善:友好
B.稍迁中卫豫章王从事中郎          稍:不久
C.以父忧去职                      忧:父母的丧事
D.以弟君高子遵礼为嗣              嗣:继承人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沈君理受到器重的一组是(3分)
  ①侯景平后,元帝征为少府卿②高祖器之,命尚会稽长公主③天嘉三年,重授左民尚书
  ④前后夺情者三  ⑤其年有疾,舆驾亲临视  ⑥太建元年,迁为通直散骑常侍,侍东宫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君理是吴兴人,他的祖父沈僧畟和父亲沈巡都担任过梁朝的官职,沈君理在荆州失陷后,在萧詧的官署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B.沈君理风度翩翩,仪表优美,学识广博,见识卓越,关心百姓。在任吴郡太守时,民众都乐意归附他。
  C.沈君理和他祖父都先后被分别任命为陈朝和梁朝的左民尚书,而且沈君理被朝廷任命了两次。
  D.沈君理在陈朝深得皇室宠幸信任,被选为驸马,先后被任命多次,被封为侯爵,他的女儿也成为皇太子妃。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理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5分)
(2)君理第五叔迈,亦方正有干局,仕梁为尚书金部郎。(5分)

参考答案
4.B(稍:逐渐)
5.D(①叙述的是沈君理的父亲的事⑥叙述的是沈君理的五叔沈迈的事)
6.A(“他本人在荆州失陷后,在萧詧的官署开始了自己的官宦生涯”的说法错误。第二段明确交代沈君理以出任湘东王法曹参军起家。由此推断荆州失陷后,在萧詧的官署任金紫光禄大夫的还是沈君理的父亲。)
7.(1)沈君理有优美的风度仪表,广泛地涉猎经典史籍,有赏识人才、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出任湘东王法曹起家。(“风仪”“涉”“识鉴”各1分,句意2分)
(2)沈君理的五叔沈迈,也端平正直有办事的才能气度,在梁朝做官任尚书金部郎。(“方正”“干局”“仕”各1分,句意2分)

二:
【注】①夺情: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叫“夺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命尚会稽长公主                尚:迎娶
B.军国之用,咸资东境            咸:都
C.以父忧去职                    忧:父母的丧事
D.除太子詹事,行东宫事          除:免除
【答案】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下列对文章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
B.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     
C.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   
D.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事件的切分,人称的变化。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君理是吴兴人,他的祖父沈僧畟和父亲沈巡都担任过梁朝的官职,沈君理在荆州失陷后,在萧詧的官署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B.沈君理风度翩翩,仪表优美,学识广博,见识卓越,关心百姓。在任吴郡太守时,较有政绩。
C.沈君理和他祖父都先后被分别任命为陈朝和梁朝的左民尚书,而且沈君理被朝廷任命了两次。
D.沈君理在陈朝深得皇室宠幸信任,被选为驸马,先后被任命多次,被封为侯爵,他的女儿也成为皇太子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他本人在荆州失陷后,在萧詧的官署开始了自己的官宦生涯”的说法错误。第二段明确交代沈君理以出任湘东王法曹参军起家。由此推断荆州失陷后,在萧詧的官署任金紫光禄大夫的还是沈君理的父亲。所以选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理招集士卒,修治器械,民下悦附,深以干理见称。(6分)
(2)君理子遵俭早卒,以弟君高子遵礼为嗣。(4分)
【答案】(1)沈君理召集士兵,修造整理(1分)器械,民众乐意(1分)归附(1分),以十分能干会办事(1分)被(1分)称赞。(句意1分)(2)沈君理的儿子沈遵俭早死(1分),把弟弟沈君高的儿子沈遵礼作为(1分)继承人(1分)。(句意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文言文翻译】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祖父僧畟,任梁朝左民尚书。父亲沈巡,一直与高祖相交好,梁朝太清年间任东阳太守。侯景被平定后,元帝征召(沈巡)为少府卿。荆州失陷,在萧詧的官署任金紫光禄大夫。
沈君理有优美的风度仪表,广泛地涉猎经典史籍,有赏识人才、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出任湘东王法曹参军起家。高祖镇守南徐州时,沈巡派沈君理从东阳出发前去进见高祖,高祖看重他,命令他娶了会稽长公主为妻,征召为府西曹掾。逐渐升迁任中卫豫章王从事中郎,接着加官明威将军,兼尚书吏部侍郎。升任给事黄门侍郎,监理吴郡政事。高祖接受禅让后,任命(沈君理为)驸马都尉,封永安亭侯。(后)调出朝廷任吴郡太守。这时战争没有停止,百姓生活在饥荒凋敝中,军队和国家所用的,都由国家东边的地域供给,沈君理召集士兵,修造整理器械,民众乐意归附,以十分能干会办事著称。
世祖即位,(沈君理)被征召为侍中,升任代理左民尚书,没有到任,任明威将军、丹阳尹。天嘉三年,重新任命为左民尚书,领步兵校尉,接着改任前军将军。天嘉六年,调出朝廷任仁威将军、东阳太守。天康元年,因为父亲去世离职。沈君理于是自己请求前往荆州迎接丧柩,朝廷议论认为(他是)在位的重臣,不便让他出境,于是派遣他的长兄沈君严前往了。等到回来,将要安葬,诏令赠予沈巡侍中、领军将军的官衔,谥号叫做敬子。这年(朝廷)起用沈君理为信威将军、左卫将军。(后)又起用为持节、都督东衡衡二州诸军事、仁威将军、东衡州刺史,领始兴内史。(后)又起用为明威将军、中书令。前后夺情三次,都不就任。
太建元年,(沈君理)服丧期满,被任命为太子詹事,管理东宫事物,升任吏部尚书。太建二年,高宗以沈君理的女儿为皇太子妃,赐给沈君理望蔡县侯的爵位,食邑五百户。太建四年,加官侍中。太监五年,升任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侍中职务依旧担任。这年有病,皇上亲临探视,九月去世,时年四十九岁。诏令赠予(他)侍中、太子少傅的官衔。丧事所需要的,随所用供给。重新赠予翊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衔,侍中官衔依旧保有。谥号为贞宪。沈君理的儿子沈遵俭早死,以弟弟沈君高的儿子沈遵礼为继承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8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重山·端午

    朝代:元代 作者:舒頔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

    古诗文 2020年3月9日
    589
  • 与中秋相关的诗句

    与中秋相关的诗句   中秋夜有多少的游子留下过思乡的泪水,有多少人借着明月一抒胸怀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与中秋相关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更多诗句的信息请继续关注本文内容。   …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36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全诗翻译赏析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译文]  远处的山随着平原旷野的出现而逐渐消失,眼前的江水汹涌奔腾就像在涌入荒漠的原野。   [出自]  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5
  •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韩碑 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219
  • 古词诗鉴赏之高考真题与答案解读

    诗歌真题考例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① 岑 参 闻说轮台路②, 连年见雪飞。② 春风不曾到, 汉使亦应稀。③ 白草通疏勒, 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④ 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12
  •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哀王孙 杜甫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玦…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