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 (2)使侄录之    (         )
(3)侄罔然而止         (          ) (4)执所书问曰    (         )
2.翻译下列句子:
(1)     此何字也?
   (2)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参考答案
 1.(1)喜欢   喜爱 (2)抄录  (3)迷惑不解的样子 (4)写
2.这是什么字啊?   丞相仔细地看了很久,连自己也不能识别。
3.丞相,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别人。

注释
(1)好:喜欢,爱好。
(2)流辈:同流的人,此指草书爱好者们,即同行们。
(3)自若:自如,即跟平常一样,不受别人的影响。
(4)得句:得到佳句。
(5)索:找到。
(6)龙蛇飞动:形容字龙飞凤舞。
(7)使:让,命令。
(8)波险处:指笔画曲折怪僻的地方
(9)罔然:迷惑的样子
(10)执:拿着。
(11)熟视:反复地看
(12)诟:责骂。
(13)胡:何,为什么。
(14)余:我。
(15)皆:都。
(16)工:规范。
(17)汝:你。
(18)亦:也。
(19)止:停止。
(20)汝胡不早问,至余忘之:你为什么不早一点问我,以至于我也忘记它了。 胡:为什么
(21)录:抄写。

译文
张丞相喜爱写草书但不好看,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丞相对此表现得很镇定。有一次,他得到了一个好的句子,就拿起笔迅速写下来,整张纸上龙飞凤舞。他让侄子抄下来,到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时,侄子茫然地停下来,拿着他写的字的纸去问他:“这是什么字?”丞相认真地看了许久,自己不认识了,便责怪侄子道:“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了写的什么了。”

启示:
1.不要随便把错误归结在别人头上;
2. 做事贵在勤于用功,到关键时才派得上用场;
3.无论任何事情,都要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做;
4.当听到旁人对自己的批评时,要虚心接受,并改正.
文应责怪的人是张丞相,原因有两个:
1.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
2.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63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景公令出裘发栗与饥寒

      《景公令出裘发栗与饥寒》是春秋文人晏子创作的一篇古文。   【文言文】   景公之时,雨①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晏子入见,立有间⑤,公曰:“怪…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37
  •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作者出处及全诗翻译赏析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出自]   北宋&nbsp…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02
  • 高考文言文常见官职

    高考文言文常见官职   在阅读古代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他们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有小小的负责开闭城门的小门候(实际就是现在的负责看大门的门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2
  • 赠王威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赠王威古》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颢。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66
  • 马先生传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马先生传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旧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71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全诗翻译赏析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译文]  被束缚在笼子里的鸟儿,总是眷恋着昔日自由飞翔的丛林;被饲养在池塘的鱼儿,总是思念以前宽广的江湖。   [出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