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章句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有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①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②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有删改)
【注】①闲:捍卫。②诐:偏颇。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治:治理。
B.孔子惧,作《春秋》                惧:忧虑。
C.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罪:怪罪。
D.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易:改变。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坏宫室以为污池         秦亦不以城予赵
C.知我者其惟《春秋》乎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驱猛兽而百姓宁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认为自己好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借论辩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宣扬儒家的“仁政”思想。
B.孟子将杨墨两家的学说概括为“无君”“无父”,将其比作乱臣贼子的邪说,认为危害大于禽兽。
C.孟子主张端正人心,消除邪说,反对偏激,批判怪论,这些做法符合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规律。
D.孟子认为没有大禹天下不会太平,没有孔子人们会变成野蛮的夷狄,没有周公人们会思想混乱。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2)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
(3)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参考答案:
4.A(太平、平安。)
5.B(A项,所+动词/为……所,表被动;B项,介词,把;C项,语气副词,可不译/代词,他;D项,连词,因而/连词,而且。)
6.D(应为“没有周公人们会变成野蛮的狄夷,没有孔子人们会思想混乱”。)
7.(1)别人都说您喜欢辩论,请问为什么?
(2)尧舜死后,圣人之道衰微,残暴的国君接连出现(代代产生)。
(3)杨朱、墨翟的学说不停止(传播),孔子的学说不彰显,这样,邪恶的言论就蒙蔽了百姓,阻塞了仁义。

【文言文参考译文】
公都子问:“别人都说您喜欢辩论,请问为什么?”
孟子回答说:“我哪里喜欢论辩,我是迫不得已!国家产生已经很久了,总是一时太平,一时混乱。在尧那个年代,大水横流,在国中泛滥,毒蛇和蛟龙占据其中,百姓没有安身的地方。
“尧舜死后,圣人之道衰微,残暴的国君接连出现。他们毁坏民宅把它作为玩乐的池塘,百姓无处安居繁衍。毁弃良田把它变成苑囿,使百姓没吃没穿。邪恶的言论和残暴的行为又随之兴起。苑囿、池塘、草泽多起来,各种禽兽出没。到商纣的时候,天下又大乱起来。周公辅佐武王讨伐纣王,灭掉了五十个国家,把虎豹犀牛大象都赶到边远地方,天下百姓都非常高兴。
“世道衰微,邪恶的言论和残暴的行为又随之兴起。有臣下犯上作乱杀掉君王的,有儿子不孝杀掉父亲的。孔子对此很忧虑,就写了《春秋》。《春秋》,是关于天子大事的。因而孔子说:‘了解我的大概是通过《春秋》,怪罪我的大概也是通过《春秋》啊!’
“圣明的国君再也没有出现,诸侯肆无忌惮,处士到处乱说,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天下的学说不归杨朱一派,就属墨翟一派。杨朱提倡只为自己,这是目无国君;墨翟主张兼爱,这是目无父母。目无父母,目无君主,这样的人就是禽兽。公明仪说:‘厨房里有肥肉,马圈里有肥马,但百姓面有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大概像野兽吃人啊!’杨朱、墨翟的学说不停止(传播),孔子的学说不发扬光大,这样,邪恶的言论就蒙蔽了百姓,阻塞了仁义。我对此很忧虑,才出来捍卫先圣之道,反对杨朱、墨翟的学说,批判荒唐的言论,使那些邪恶的言论无法传播。邪恶的言论从内心产生,就会有害行事;对行事有害,就扰乱政治。即使圣人再次降生,也不会改变我的观点。
“从前大禹治水,天下太平;周公兼并夷狄驱赶猛兽,百姓安宁;孔子著成《春秋》,乱臣贼子心生忌惮。我也是想使人心端正,消除邪恶的言论,反对偏激的行为,批判荒唐的言论,来继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事业。(我)哪里是喜欢论辩?我是迫不得已啊!能够表示反对杨朱、墨翟的,就是圣人一类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63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翻译赏析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译文]   庭院中,月色是那么清莹明亮,可数不尽的杨花飞絮飘过,竟留不下一点儿影子,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5
  • 高考文言文《游褒禅山记》疑难句释

    高考文言文《游褒禅山记》疑难句释   疑难句释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0
  •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K
  • 齐天乐正宫秋思翻译赏析

      《齐天乐·正宫秋思》作者为宋朝诗人周邦彦。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萤清…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8
  • 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介绍

    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介绍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形式多样。每一种文体都散发古韵芳香,形成一道不朽的文化风景线。人教版教材各学期都录入一定文言文篇目,由易而难…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2
  • “王汉忠,字希杰,徐州彭城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汉忠,字希杰,徐州彭城人。少豪荡,有膂力,形质魁岸,善骑射。节帅高继冲欲召至帐下,汉不往。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