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利》文言文

《百家姓·利》文言文

  《百家姓·利》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1、春秋时期,楚国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的后代,以祖字为氏。上古商代时,有位王族叫理利贞,为了逃避商纣王的迫害,曾路经一棵李树下以李子充饥,后来就改姓为李利贞。李利贞的十一世孙李聃,被后人尊为道家创始人,就是老子。老子后代中,有的为纪念远祖中的王族李利贞,取利字为姓,切代相传。所以,李姓、理姓、利姓的远祖是同一人。利姓产生较晚,是老子李聃的后代中形成的。

  2、出自芈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楚国有公子受封于利邑(今四川省广元县境),其子孙就以封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利。

  3、出自姬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食采于利邑,其后人以利孙为氏,后改为单姓利氏。

  4、出自北方鲜卑族有叱利氏所改。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叱利氏,入中原后遂渐与汉文化融合,后改为利氏。

  家族名人

  利仓:西汉时期名丞相,现今发现的马王堆湿尸就是他的夫人。

  利几:汉代武将,先是项羽部将,后来为刘邦带兵。

  利元吉:宋朝学者,字文伯,盯江人。是宋代著名儒者陆九渊的高才生,学问独到,陆九渊的儿子后来想拜他为师,利元吉谢曰不敢当。中国古文化的要领,常出于师徒口耳相传。举进士而当官,为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政绩显著。晚年以教书为乐。

  利本坚:明朝英德(今广东省)人。由监生任赣县主簿,调四川安岳县令。为官公正,爱民节用。为众论所推许。

  迁徙分布

  (缺)利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利氏有三个来源。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祖名利贞,其后代中有利氏;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被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也改称为利氏。有说认为利氏与李氏同宗,因为李氏来源之一是避难时,遇李树解渴的理利贞,他还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祖先,其后代中就有以他的.名字利为姓氏的。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他的后代就以邑名为姓氏,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的后代也有改称为利氏的。据《路史》载: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又《姓纂》记载:“楚公子食采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1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不怕鬼

    原文: 曹司农竹虚言①,其族兄自歙②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64
  • “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全词翻译赏析

    “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出自五代十国时期词人欧阳炯《献衷心·见好花颜色》 献衷心 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3
  • 古风·五鹤西北来翻译赏析

      《古风·五鹤西北来》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   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   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154
  • 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翻译赏析

      《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前言】   《春梦》是唐代诗人岑…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92
  • 朱熹《余靖传二》“余靖,字安道,建州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余靖传二 朱 熹 余靖,字安道,建州人。事仁宗,官至工部尚书。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贬知饶州。谏官御史缄口避祸,无敢言者。公独上书曰:“陛下亲政以来,三逐言事矣。若习以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7
  •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杜甫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侍归京…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7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