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节》文言文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节》文言文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节》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注释

  命:《易·讼·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易·否·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诗·周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孔颖达疏:“言天道转运,无极止时也。”《老子"十六章》:“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论语·尧曰》:“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里用为天命、命运的规律之意。总结自《周易》以来所有古籍中关于“命”的辞意,不论是指天命、人命等,其实都是指天的规律,人的规律,宇宙的法则等,当人事、物理、历史的命运、时间和空间加起来,形成一股力量的时候,成为规律的时候,人们称它为命。现代我们称它为“时代的趋势”之意。只是后来的人误解并歪曲了“命”的本义,将它看成是迷信意义上的天命论、宿命论了。

  翻译

  孟子说:“一切事物无不有自己的命运,顺应而承受正确的命运观,因此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岩石和危墙之下。走完人生道路而死的人,就是正确的命运;被关押在监狱里死去的人,就不是正确的命运。”

  读解

  现代许多人一谈到命运就误解,认为这是宿命论,其实不然,万事万物都有命运,这个命运不是别的,就是现代人所谓的`规律。人都有生老病死,这就是命运,也是规律。人人都知道岩石和危墙之下不能站立,所以人人都选择了不去岩石和危墙之下站立的行为方式,这就叫知道命运。任何事情都有开始和终结,植物也是这样,人也是这样。出生了也就意味着终是要死亡的,这是地球上万物的生长规律。我们不能因为要死亡而不出生,既然出生了,那就要好好地活下去。恐惧和害怕死亡解决不了问题,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它。人生的规律是由出生而成为婴儿,然后是少儿,然后是青年,然后是中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这中间还有天灾人祸、疾病痛苦,爱情友情等等。知道并深刻理解这个规律,我们就应该及时抓住各个有利时期,利用不同时期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变化,在不同的时间从事最有利的事情。比如少年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要想去挣钱就很不利。中年壮年时期是上有老下有小,这个时期去学习本事和研究学问,显然也是不利的。然而很多人基础尚未筑好,便急着要去闯荡社会,那显然就是失败的人生。很多人不愿意在青少年时期学习历史的经验,只凭着自己的满腔热血而去闯荡,结果是到了老年才知道用自己的青春和血汗摸索出一点点人生经验古人早已讲过,此时悔之晚矣。所以从周文王到老子到孔子一直都在讲要明白这个明白无误的规律问题,其目的就是希望人们都能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其它事呢?是否人人都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呢?不是!对于未来的,所有人都不知道。所以孟子才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知道了天的道路和规律,知道了人的道路和规律,才会有可能知道未来,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才不会去蹲监狱,才不会在监狱里死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1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入淮河四绝句翻译及赏析

      《初入淮河·船离洪泽岸头沙》作者为宋朝诗人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前言】   《初入淮河四绝…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9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4K
  • 闺怨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沈如筠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536
  • 张岱《湖心亭看雪》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73
  •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叶湿萤光”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叶湿萤光”这两句是说,月亮高挂在梧桐树的上空,鸟鹊栖于梧桐枝上,月光在移动,鸟鹊的影子也在跟着移动;深夜露起,红草沾露,栖在草上的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8
  • 送何遁山人归蜀翻译及赏析

      《送何遁山人归蜀》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8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