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庾》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庾》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1、出自颛顼高阳氏,以官名为氏。据《姓纂》记载:“尧时有掌庾大夫,以官命氏”。望出顾川、新野。远古尧帝时代,有庾大夫安庆公(掌管露天粮仓的官名),他的子孙便以祖上官名为姓,相传姓庾。

  2、亦出自以官名为氏。上古周朝时,管理粮仓的官员叫“庾廪”,因为世代以此官职而有功,被赐予庾姓,其后代亦以官名为姓,相传姓庾。庾姓在两汉时代形成了颍川和新野两大郡望,而颍川庾姓最繁盛是当今庚姓中最大支派。

  家族名人

  庾后:明穆皇后庾氏。讳文君。左将军琛第三女也。后少以珪璋特异。令仪淑美。故中宗为肃宗纳焉。初为世子妃。仁和有礼。深见敬重。太宁元年六月立为皇后。策明穆皇后曰。正位闺房。以着协德之义。赠琛为车骑将军。母邱氏封安阳县君。从母荀氏永宣县君。后生显宗成皇帝。显宗即位。尊后曰皇太后。群臣奏、天子幼冲。宜依汉和熹皇后故事。后辞让数四。不得已。遂临朝摄万机。苏峻作逆。王师败绩。后以忧逼崩。时年三十三。

  庾亮:字元规,东晋颖川鄢陵人。历仕东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功绩卓著,庾信博览群书,文集六朝大成,唐大诗圣杜甫赞他为:“庾信文章老更成”。庾亮在《哀江南赋》中说:“我的祖先是掌庾大夫,承传于周朝,因为世代以此官职而有功,被赐予庾姓,到了汉代,经邦治国,以辅佐皇帝而受职当官。”自己虽然不是远古帝王的后裔,但祖先也很光彩,在昌盛了八百多年的周王朝就开始当官。

  庾信:字子山,北周文学家,南阳新野人。曾担任北周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擅长写诗赋、骈文。善宫体诗,早期作品绮艳轻靡,文章绮丽,与徐陵齐名,为宫廷文学的代表,时称“徐庾体”。晚年之作遂趋沉郁、萧瑟苍凉,并对当时社会动乱有所反映,以《哀江南赋》为最著。今传《庾开府集》、《庾子山集》均为后人所辑。他的父亲庾肩吾也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庾抱:润州江宁人。有学术,隋元德太子学士。高祖初起,隐太子引为陇西公府记室,文檄皆出其手。转太子舍人。集十卷,今存诗五首。

  迁徙分布

  庾姓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庾姓是古时水路运输的中转仓库,朝中掌管这些仓库的官员叫掌庾大夫。帝尧时,有的人世袭这一官职,后来就以官名为姓,称为庾氏。庾姓也是一个古老的姓氏,随时代变迁而散居在中国各省市。古籍中有曹操为免于关云长杀害,恳求关云长将军熟读《春秋》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的`故事。汉代庾皮父子任教宫廷;庾胜昆仲戍守广东台岭横浦关,为纪其功,改名为大庾岭。魏、晋南北朝庾乘、庾嶷、庾遁、庾亮、庾翼、庾冰、庾文君、庾道怜是河南省颖川鄢陵人,庾肩吾、庾信是河南省南阳市新野人。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我之掌庾承周,以世功而为族,经邦佐汉,用论道而当官”,意思是说庾氏先祖在汉室任司空辅佐刘氏王朝,在立国治国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并参与高层的经邦大政,坐朝论道。可见古代庾氏名人相继涌现,活跃在政界、文化界3000多年。庾亮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功绩卓著,庾信博览群书,文集六朝大成,唐大诗圣杜甫赞他为:“庾信文章老更成”。庾氏当时誉为忠诚、廉洁名门望族。如今河南新野有庾会太守生祠和胡书之碑碣彰其德政。庾氏族人对社会发展是有贡献,在伟大的中华文化族中有其光辉夺目的一页而永垂于世。编撰《庾氏志》的庾裕良老人在书里写到,东晋初年,庾氏名将曾奉旨出使高丽,这就是在韩国扎根的庾氏要认的亲、溯的源。据韩国2001年11月1日人口统计,全国286个姓氏中庾氏位立97位,全国庾氏人口16802人。据中国2001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庾姓大约五万余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少大学教授和广播、报纸、书刊竟然把“庾”字误作为庚、瘦、唐、廖。中国新华字典1972年以前版对“庾”字解释为“大庾岭”,在广东、江西省交界的地方。1977年我在山西大学上学时曾写信给北京新华字典编辑部,要求加上了注解为“姓”。当今,广西、湖南、江西、甘肃、山西、陕西、江苏、上海、云南等地都有庾姓的族裔。据《广东庾氏志》载,广东庾姓始祖是庚东旸,仕宋,于北宋元祐年间自南京来粤,任广南路经略安抚使,携眷导羊城。二世庚观,宋政和年间任广南东路提举,因见东莞山水秀丽,乃卜居东莞茶园(今茶山镇),并名其地为庾家坊。明洪武二十五(1392年)前后,八世孙庾德信携父由茶园庾家坊避祸迁居至谷涌(冲),后又分支到蚬涌企石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5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登泰山记

    朝代:清代 作者:姚鼐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

    古诗文 2020年3月5日
    703
  • 古仁人之心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古仁人之心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79
  • “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崇祯元年,起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吏 部事。南京诸僚多忠贤遗党,是年京察,三俊澄汰一空。京师被兵,大臣大获谴。南粮岁额八十二万七千有奇,积逋至数百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3
  • 花下对酒二首――白居易诗词全集

    花下对酒二首 [唐] 白居易 蔼蔼江气春,南宾闰正月。 梅樱与桃杏,次第城上发。 红房烂簇火,素艳纷团雪。 香惜委风飘,愁牵压枝折。 楼中老太守,头上新白发。 冷澹病心情,暄和好时…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83
  • 严仁《玉楼春·春思》

    严仁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注释】 晴绿:池水。缓:此…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92
  • 金缕曲 洪亮吉

             僮得前词,泣不忍去,复成此阕     &n…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2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