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仲孙》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仲孙》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姬允次子名叫庆父,因排行老二,故世称共仲。他的子孙遂以仲孙为姓,称仲孙氏。庆父乱鲁之后,弑父君主,畏罪出逃,改姓为孟孙氏,但留居于鲁国的他的支庶子孙仍为仲孙氏,世代沿袭为仲孙姓。

  2、出自姜姓,春秋时期,齐国有仲孙氏。

  家族名人

  仲孙湫:春秋时齐国人,事桓公为大夫。当时鲁国发生灾荒,齐桓公派仲孙湫以“慰问”的名义去侦察情况,回来之后,齐桓公问他:“现在是否可以攻打鲁国?”仲孙湫说:“不可以,因为鲁国有难,不可攻打他,只可更加爱护和帮助他1齐桓公听后很佩服仲孙湫的远见。

  仲孙蔑:即孟献子。春秋时鲁国人。他为人勤俭,体察民情。尝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主张俭用和发展生产。时称贤大夫。

  迁徙分布

  (缺)仲孙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仲是“老二”的意思,古人兄弟中老儿的`姓名中常用“仲”字(老大多用“伯”,老三、老四多用“叔”,“季”。)相传奚仲的后代名仲,他的后代就有以仲孙氏为姓的。春秋时,鲁桓公的儿子庆父,字共仲,人称孟孙氏,又号仲孙氏(他的后代因此也有了两种分支,各为孟孙氏及仲孙氏)。如此称呼是为了表示对鲁桓公是皇族之后的尊重。又有宋庄公,其子字仲,后世也有因他而姓仲孙的。还有少部分仲孙的姓,是来自孔子的学生仲由的后代。仲孙复姓望族居高阳郡(今山东临省淄县西北一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59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瘗旅文的文言文

    瘗旅文的文言文   作者:王守仁   〔明〕王守仁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7
  • 《我的母亲》原文阅读

      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   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我记得…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98
  •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8
  • 《隽不疑传》“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隽不疑字曼倩,渤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   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1),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东至海,以军兴(2)诛不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1
  • 阅读说难文言文回答问题

    阅读说难文言文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行者,又为难而可喜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0
  • 曹雪芹《咏菊》阅读答案及赏析

    咏菊①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②石自沉音③。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④? 一从陶令⑤平章⑥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①本诗选自《红楼梦》第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