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訾》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訾》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訾》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1、以地名为姓。春秋时期周国有地名为訾(在现今河南省巩县一带)的,居住在此地的人家就将地名作为姓氏,形成訾姓的一支。

  2、为他姓所改。古代有訾陬氏部族,帝喾的一个妃子即为该部女子,訾陬氏后人有的’省去陬字,成为訾姓。

  3、出自祭氏所改。南北朝的时候,居住在齐地的祭姓人认为祭姓不吉利,于是将祭姓改为訾姓,称此氏。

  4、出自姜姓,以城名为氏。周朝的爵位为伯的祭国(今河南省郑县的东北)有城名为訾。后来这个城被齐国夺取,此城的人遂以訾为姓。

  家族名人

  訾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他既正直,又有渊博的知识。有一次,范宣子与和大夫争田,范宣子想去打和大夫。于是找到訾祏请教。訾祏用自己的端正纠正了对方的狡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讲道理。结果范宣子采纳了他的建议,增加了给和大夫的田,两人重归于好。

  訾顺:西汉人,成帝时,抓捕到谋反的尉氏人樊并而立功,因功被封为楼虚侯。

  訾亘:金朝山东博州人。寡默少言,禀赋淳厚。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遇丹阳真人,始入全真教,赐号“亘初”。明昌元年(1190年)改师丘长春,后又从刘长生学道。訾亘终年修行,勤而不懈,刘师尽传道法,赐道号“守真子”,因避圣讳,改作“存真子”。承安年间(1196-1200年)抵钧台,白日乞食街市,夜则归河龛,隐迹于市中,世人未知其有道行。时逢大雪,人多馁死,而訾亘十日未饮食,仍端坐自如。自此之后,乡间人士,俱往学道。贞祐四年(1216年)元兵侵关陕,破京师,官民散乱惊失,而訾亘料事平安,乡人俱以保全。元光年间奉诏入京,庭对称旨。正大元年(1224年)赴蔡州千簪会,深得称誉.府掾遂舍家园三十余亩,创立玄真道院,令訾亘为主持。不数年,道众涌至,授徒数百人。金哀宗临幸蔡州,诏殿上,亘对答称旨,备受奖赏。天兴三年(1234年)病卒,享年82岁。

  訾汝道:元朝德州齐河人。少时以孝闻名,后来与弟弟分家时,将良田美宅都让给了弟弟,他的家乡闹荒时,曾广为借贷济人,并把借券全部焚毁,乡里人都感念他的善举。

  迁徙分布

  (缺)訾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最先出现的訾姓,是从訾陬氏简化而来的。夏朝诸侯国中有皆陬国,它的国民大多是称为訾陬氏。而訾陬氏后来简称为訾氏。古代姜姓纪国(今山东省寿光县纪台村)有訾城,后为齐所灭,但子孙仍以訾为姓,以纪念这个曾经存在的国度。春秋时,周国有一地名为訾(今河南巩县)的地方,当地的居民世代就以地名为姓,为訾氏。訾姓的望族居渤海郡(在今天的河北盛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一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5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二温登泰山文言文翻译

    二温登泰山文言文翻译   二翁登泰山阐述了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困难,取得胜利的一个道理!   二翁登泰山文言文翻译  原文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3
  •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原文及赏析

      原文:   兰若生春夏, 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 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 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   赏析:   这首五言诗通篇咏香兰杜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8
  • 文言文《论语》《孟子》阅读附答案译文

    文言文《论语》《孟子》阅读附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子曰:伯夷、叔齐不念…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6
  • 文言文中”盖“字用法

    文言文中”盖“字用法   拼音:gài、g?   部首:皿部首   笔画:5   总笔画:11   笔顺:捺撇横横竖横竖折竖竖横   【详细释义】   gài   ①<名&g…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1
  • 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翻译赏析

      《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前言】   《长安秋望》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95
  • 文言文虚词用法推断妙招

    文言文虚词用法推断妙招   一、看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先*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