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读背教学的内容

浅议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读背教学的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课标》中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约占全部篇目的百分之二十。这些课文,文质兼美,有助于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课标》中强调了朗读和背诵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而如今,不少语文教师因为中考时对朗读和背诵较难涉及,爱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忽略了读背教学。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加强读背教学,已经成为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加强读背教学,首先要明确朗读和背诵在教学中的意义。

  不要以为读背教学是传统的方法,与教改相干悖。如果单纯地追求教改花样,在学生尚未熟读课文之前就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只能是拼凑一些答案,甚至会出现“启而不发”的僵局。从认识论的`观点看,机械读背的初级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它就像小孩子学说话一样,开始全是凭借感觉,感觉得时间长了,便渐渐地形成了内在能力,然后逐步地向更高阶段发展。在发展过程,内在的能力起主导作用。学生读第一遍课文时,不大理解其内容,接着再读,会一遍比一遍强。当学生能把一篇文章读得很熟练,甚至能背诵下来时,对文章的认识就已经有了一种飞跃。此时,再经过老师的讲解,会使学生的认识完全上升到理性阶段。读背和理解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的方法是:先让学生去朗读背诵,在优等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差等生也能熟练地朗读时,再进行点拨讲解,分析课文。从学生们的反馈中了解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深刻,教学效果良好。

  加强读背教学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在我国古代,读书学文就非常注重熟读与背诵。学习写诗填词,除了要熟悉诗句的一些格律以外,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诵读大量诗词佳作。其中有些要熟读成用。文言文与我们相隔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很不熟悉。这就使学生理解文言文有一定的困难。要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必须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学生就无法真正地领悟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而要进行语言积累,朗读和背诵是十分有效的途径。有的人一谈读和背诵就一律贬为“死记硬背”,认为这不符合教改精神。其实,并非如此。熟读背诵一部分名篇佳作,其作用不仅仅在于记诵这些佳作本身,还在于通过记诵,使学生掌握的字、词、语、句日益充盈起来,并可以渐渐地熟悉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进而具备敏锐的文言文语感,为进一步学好文言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6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画堂春·雨中杏花

    朝代:明代 作者:陈子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忆昔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605
  • 《明史·孔克仁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明史·孔克仁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孔克仁,句容人。由行省都事进郎中。尝偕宋濂侍太祖,太祖数与论天下形势及前代兴亡事。陈友谅既灭,太祖志图中原,谓克仁曰:“元运既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6
  • 徐渭《豁然堂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豁然堂记 (明)徐渭 越中山之大者,若禹穴、香炉、蛾眉、秦望之属,以十数,而小者至不可计。至于湖,则总之称鉴湖,而支流之别出者,益不可胜计矣。郡城隍祠,在卧龙山之臂,其西有堂,当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84
  • 上官婉儿《驾幸三会寺应制》的古诗原文及作品鉴赏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作者简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8
  • 古风其五十四李白拼音版及翻译

    “古风其五十四李白拼音版及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古风其五十四李白拼音版 《 古gǔ风fēng其qí五wǔ十sh&iacute…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2
  • “林莺何处吟筝柱?墙柳谁家晒麴尘。”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林莺何处吟筝柱?墙柳谁家晒曲尘。”这两句写登上天宫阁的所见所闻:阁下有人在弹琴,声如莺歌,十分动听;墙柳所在之处,是谁家在晒制春酒?景色平常,写来却韵味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