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哀伯谏纳郜鼎文言文原文阅读及翻译

臧哀伯谏纳郜鼎文言文原文阅读及翻译

  原文阅读: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  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  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锡、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  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  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翻译译文或注释:

  夏四月,鲁桓公从宋国取得原属郜国的传国大鼎,放进太庙,这是不符合礼仪的。臧哀伯规劝桓公说:“作百  姓君主的人,要发扬德行,堵塞违礼的行为,以便监察百官,就这样还怕有不足之处,还要显示各种美德以传示子孙。所以那清静肃穆的太庙用茅草做屋顶,祭祀天  地的车子用草席做垫子,祭祀用的肉汁不用五味调和,黍稷、糕饼等祭品不用舂过的好米,这些是为了显示节俭。祭祀的礼服、礼冠,蔽膝、大圭,腰带、裙子、绑  腿、靴子、冠上的横簪、冠旁的填绳、系冠的带子、冠顶的盖版,这些是为了显示等级上的差别。玉垫、刀饰、革带、带穗、旌旗上的飘带、马颈上的革带,这些是  为了显示数量上的差别。礼服上火形、龙形、斧形、弓形等花纹,这些是为了显示纹彩上的差别。用五色绘出各种图象来装饰器物服饰,这是为了显示器物物色的差  别。马铃、大小车铃、旗铃,是为了显示声音节奏,旌旗上画的日、月、星辰,是为了显示光明。所谓德行,就是节俭而有法度,事物的增减都有一定的.数量,并用  纹彩和颜色加以标志,用声音和光亮加以表现,以此来监察百官,百官这才警戒畏惧,而不敢违反法度。现在君王毁灭德行,树立违礼的坏榜样,把别国贿赂的宝器  安放在太庙里,以此明白昭示百官。百官都来效法,君王又用什么去惩罚他们呢?国家的衰败,是由于官吏不走正道。官吏丧失德行,则是由于国君宠爱和贿赂风行  的原故。郜鼎放在鲁国的太庙,还有比这更公开的贿赂吗?武王打败殷商,将九鼎搬到王城,义士尚有批评他的,更何况将标志违礼作乱的贿赂之器放在太庙,又该  怎么样呢?”桓公不听。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7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徐渭文言文试题

    徐渭文言文试题   徐渭,字文长,山阴人。十余岁仿扬雄《解嘲》作《释毁》,长,师同里季本。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与歙余寅、鄞沈明臣同管书记。宗宪得白鹿,将献诸朝,令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0
  • 少年游·重游

    朝代:明代 作者:柳如是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丝丝碧树何曾卷,又是梨花晚。海燕翻翻,那时娇面。做了断肠缘。寄我红笺人不见。看他罗幕秋千。血衣着地,未息飘颺,也似人心软。

    古诗文 2020年1月9日
    747
  •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文人相轻专练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文人相轻专练   长兴臧寿恭眉卿、乌程严可均铁桥两先生者,同籍湖州①,同时号通经②博学,顾极不相能③。杨太守岘(xiàn),臧先生高席④弟子,亦尝从严先生游。一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94
  • 《观第五泄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观第五泄记① 从山门②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③,不容寸肤④,三面皆郛⑤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3
  • 蓦山溪(寿种春翁)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亭兰风蕙,昨日山阴曲。又过五峰来,听华堂、管弦丝竹。今年风物,著意庆生朝,□鹤舞,黑猿吟,花下眠青鹿。九龄五福,盛事人皆祝。谁识种春翁…

    古诗文 2020年5月30日
    628
  •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意思赏析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译文]    岸边沙地上鸳鸯相依相偎,夜色昏暗笼罩着一池春水。月光破云而出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