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文言文赏析

荔枝图序文言文赏析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荔枝生巴峡间( ) 2.树形团团如帷盖( )3.春荣;实如丹( ) 4.壳如红缯( )5.浆液甘酸如醴酪( ) 6.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 ( )

  二,翻译

  1.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是一篇题画的文章,属说明文.主要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它写了荔枝的___,___,___,又写了摘下后短期内的___情况.在当时,的确是一般远离产区的人所不了解的.

  四,作者白居易,____大诗人,字____,号____,著有《白氏长庆集》.

  参考答案

  一、1.四川湖北一带   2.车上的帷幕和篷盖   3.丹砂一般地红  4.泛指丝织品 5.酒浆 6.那样 它的实际情况

  二、南宾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三、打比方  列数字  出处  外形  味道  变化

  四、唐朝 乐天 香山居士

  注释:

  本文选自《白香山集》

  1.巴峡:指唐代的巴州和峡州,在今四川省东部和湖北省西部。这里作者只说“荔枝生巴峡间”,其实我国生产荔枝的地方还有福建、杭州等地。

  2.团团;圆圆的。

  3.帷盖:周围带有帷帐的伞盖,围在四周的部分叫“帷”,盖在上面的部分叫“盖”。

  4.桂:常绿小乔木,叶为椭圆形,与荔枝叶相似。

  4.冬青:冬天是绿的。

  5.华如橘:花朵像橘树的花朵。橘,常绿乔木。华,通"花”

  6.实:果实。

  7.春荣:春天开花。荣,开花

  8.丹:朱红色,像丹砂一样。

  9.朵:这里指果实聚成的串。

  10膜:包在果肉表面的薄皮。

  11.红缯(zēng):红色的丝绸。缯,丝织品的总称,相当于现在的绸。

  12.绡(xiāo):生丝织成的绸。

  13.瓤肉:果肉·。

  14.莹白:晶莹洁白。

  15.醴:甜酒。

  16.酪:奶酪

  17.去:消失

  18.元和十五年:及820年。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

  19.南宾守:南宾郡太守。南宾,又名忠州(今重庆忠县)

  20.工吏:在官府当差的工匠,这里指画工。

  21.图而书之:画好画,题上字。

  2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是为没有见过荔枝和虽然见过荔枝但没有摘下一二三天的.荔枝的人看的。识,认识,见过。

  译文

  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果实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关于荔枝的情况),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假如果实离开了枝体,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 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乐天,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却没有看到它三天以内的变化情况的人。

  赏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短短不到一百三十个字,不仅写出了荔枝的出处、外形、味道,而且还写出了摘下后短期内的变化情况。唐代诗人杜牧在《过清华宫绝句》一诗中写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说明对象:荔枝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从整体到局部)

  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8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考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译文

    中考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译文   原文:   邹忌(zōu jì)修八尺有(yoù )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7
  • 《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翻译赏析

      《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桌,桃溪浅处不胜舟。   【前言】   《宴词》是唐代诗…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6
  •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这两句是说,听到你要来看我,我几个月来一直在盼望你,月亮都圆了好几次了。诗人在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需要友情的慰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63
  • 诗经 《卷阿》译文及鉴赏

      《卷阿》   先秦:佚名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岂…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2
  • 奕秋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

    古诗文 2020年3月4日
    617
  •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苏轼《洞仙歌》全词翻译赏析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译文]  屈指盘算,夏尽秋来,金风送爽,还须等待多长时间?殊不知就在这盼望等待之际,时令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