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普明寺见梅》阅读答案

普明寺见梅
杨万里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
犹喜相看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
今冬不雪何关事,作伴孤芳却欠伊。
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城中”在古代诗人笔下多含“憎厌”之意,用来指争名夺利、红尘喧嚣之地,本诗中同样含有贬抑之意。
B.“僧窗”二字,照应诗题中的“普明寺”,在空间位置上又与“城中”相对,说明这是世外一角、幽静所在。
C.颈联是说今冬没有下雪又有什么关系,仅仅是让梅花缺少“雪”这一同伴,诗人以梅衬雪。
D.“月落山空”时梅花孤独寂寞,诗人用“新诗”表示慰问,不仅流露出关切之情,更有一种知己之感。
E.诗人从寻梅、赏梅、怜梅写到慰梅,全诗的重点是刻画梅花本身的形象,诗人独特的感受只一笔带过。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CE(C“以梅衬雪”错误,应是“以雪衬雪”。E项,诗中只有“孤芳”“幽独”等极少数词是描写梅花形神的,全诗重点抒写的是诗人赏梅时的独特感受,而不是刻画梅花本身的形象。
2.(1)懊悔、叹惋之情。诗中“忙失”二字,流露出诗人错过探梅佳期的懊悔感伤情绪,“却欠伊”三字,是为梅花缺少同伴而发出轻轻的惋惜喟叹。(2)庆幸、欣喜之情。诗人将 “半开时”的情状与“那恨晚”的心绪相对应,略感庆幸;“犹喜”二字,直抒胸臆,凸显欣喜。(3)欣赏、赞美之情。诗人目睹仅有“一两枝”的山寺梅花“半开”,却认为“应更好”,又言“今冬不雪何关事”,其对腊梅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4)豁达、释然之情。诗人觉得梅花“半开时”来观赏反而更好,哪里是什么失期呢?表现出豁达乐观、超脱淡泊的情怀。(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答对其中3点即给6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8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诗词鉴赏之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我们鉴赏…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8
  • 诗经静女赏析及翻译

    诗经静女赏析及翻译   《国风·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45
  • 张仲素《秋夜曲》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秋夜曲 张仲素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8
  • 晏几道《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阅读答案及赏析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注释 “哀筝”句:筝声哀怨,…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8
  • 花木兰诗互文句翻译

    花木兰诗互文句翻译   导语: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巾帼英雄,《木兰诗》讲述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木…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1
  •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传国玉玺上的八字,这是谁篆上去的?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传国玉玺上的八字,这是谁篆上去的? A.吕不韦 B.李斯 C.秦始皇 D.汉武帝 正确答案:B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1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