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游终南山》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游终南山

孟郊
南山塞天地, 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 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 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 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 朝朝近浮名。

注释
⑴终南山:秦岭著名的山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⑵南山:指终南山。塞:充满,充实。
⑶高峰夜留景:《全唐诗》此句下注:“太白峰西黄昏后见馀日。”

(1)本诗前四句写出了终南山的哪些特点?(3分)
(2)请赏析“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两句中“驱”、“拂”二字的妙处。(4分)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4)请简要赏析开头两句中"塞"和"生"两字的妙处。(4分)
(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7.这首诗是怎样体现“游”字的?                                                  
8.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包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
答:                                                        
答案:
(1)(3分)气势宏大(1分),高耸(1分),幽深(1分)。
(2)(4分)“驱”“拂”二字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1分),“驱”字传神地写出了风吹松柏之态(1分);“拂”字化无形为有形(1分),形象地写出了松涛过后,万壑清明之景(1分)。
(3)(3分)对终南山美景的喜爱(1分),对正直、坦荡品格的赞美(1分),对追名逐利行为的厌弃(1分)。
(4)【参考答案】①“塞”,充塞,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终南山充满天地之间的磅礴气势。(2分)②“生”,升起,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日月从终南山的山巅冉冉升起的景象。(2分)(意思对即可)
(5)【参考答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终南山美景的喜爱和对世俗的厌倦之情。(2分。每个要点1分)终南山环境优美,清幽宜人,让诗人流连陶醉。置身山中,使人正心平,产生远离尘世、超然物外之感。(2分。意思对即可)
7. 作者写他“游”终南山的感受。身在深山,仰视,则山与天连;环顾,则视线为千岩万壑所遮,根本看不到山外的空间。用“南山塞天地”概括这种独特的感受,虽“险”而不“怪”,虽“夸”而非“诞”,简直可以说是“妥帖”得不能再妥帖了。
8. “山中人自正”里的“中”是“正”的同义语。山“中”而不偏,山中人“正”而不邪;因山及人,抒发了赞颂之情。“路险心亦平”中的“险”是“平”的反义词。山中人既然正而不邪,那么,山路再“险”,心还是“平”的。以“路险”作反衬,突出地歌颂了山中人的心地平坦。

二:
1.本诗前四句写出了终南山的哪些特点?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请赏析“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两句中“驱”、“拂”二字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气势宏大,高耸,幽深。(2分)对终南山美景的喜爱,对正直、坦荡品格的赞美,对追名逐利行为的厌弃。(2分)
2.“驱”“拂”二字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1分),“驱”字传神地写出了风吹松柏之态(1分);“拂”字化无形为有形(1分),形象地写出了松涛过后,万壑清明之景。(1分)

译文:
终南山高大雄伟,塞满了整个天地,太阳和月亮都是从山中的石头上升起落下。当终南山其他地方都已被夜色笼罩时,高高的山峰上还留着落日的余晖;而当终南山其他地方都已经洒满阳光时,深深的幽谷中还是一片昏暗。终南山矗立在那儿不偏不斜,山中居住的人也和这山一样爽直正派,虽然山路陡峭,崎岖不平,但他们却心地平坦,从不会有路险身危的感觉。山高风长,长风吹动松柏,松枝松叶在风中呼呼作响,松涛回荡在千山万壑之间,十分清脆激越。来到终南山见到如此险绝壮美的景色,我真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天天去追求那些虚名浮利。

赏析:
《游终南山》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此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终南山景物的描绘,赞美了终南山的万壑清风,清幽宜人,赞美了山居之人的爽直正派,心地坦然。全诗险语惊人,笔力遒劲,气势雄浑,于写景之中寓以深意,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8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阅读答案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②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①〔杨慎(…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8
  • 孙策死时几岁?

    孙策死时几岁? A.二十六 B.二十九 C.三十二 D.三十五 正确答案:A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56
  • 郑板桥《念奴娇·石头城》阅读答案及赏析

    念奴娇  石头城 (清)郑板桥 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②,削成江郭。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③ 而今…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50
  • 古诗词试题阅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及答题要领

    古诗词试题阅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 古典诗词鉴赏之原则: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 1.写什么(人、事、物、景)。 2.怎样写(艺术手法、语言特色)。 3.为什么写(知人论世、目的意图、…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2
  • 七道古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2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在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