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送子由使契丹》阅读答案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BD
(2)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简析
诗中抒写了兄弟远离的惜别之情,并以壮语鼓励弟弟:所以不辞辛劳不畏严寒出使,为的是使异族之邦了解宋朝杰出的人才和高度的文明。诗中又以想象之笔写出弟弟在异国他乡思念京都、思念兄长的情景,且谆谆嘱咐其切勿承认苏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因为中原人才济济,不一而足。这首诗饱含着诗人热爱邦家民族、努力维护朝廷声誉的深厚感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8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池古诗 杨万里

    小池古诗 杨万里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出现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一定很有印象的吧,我们来看看。   《小池》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32
  • 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阅读答案及赏析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 高适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注释】 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56
  • 杜耒《寒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寒 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83
  • 《晴江秋望》《中庙》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晴江秋望》 这首诗的意思在初秋的一个晴天在长江边眺望长江。表达了对长江磅礴气势和浩浩荡…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6
  • 木兰诗重点整理

    木兰诗重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作者: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8
  • 孙悟空假扮牛魔王去骗红孩儿,红孩儿是怎么识破骗局的?

    孙悟空假扮牛魔王去骗红孩儿,红孩儿是怎么识破骗局的? A.红孩儿问孙悟空的生日,孙悟空答不上来; B.红孩儿问父亲的生日,孙悟空答不上来; C.红孩儿问自己的生日,孙悟空答不上来&…

    题库 2022年9月10日
    8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