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青溪》阅读答案及赏析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1)“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这两句诗的诗眼是________、________两个字,运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4分)
(2)请结合全诗景物描写的特点,赏析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3)前人曾点评说“喧”“静”二字俱极深妙,请具体说说这两个字的深妙之处。(3分)
(4)这首诗透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最后四句是怎样表现这种情感的?(3分)
参考答案
(1)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诗眼应是句子中的动词或形容词,所以“喧”和“静”很容易被找出来。判断表现手法时可以根据找出来的这两个字的特点,即“动静结合”。
答案 喧 静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2)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鉴赏能力。分析景物特点时要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如“黄花川”“青溪水”“菱荇”“葭苇”等,然后把诗歌中描写景物的诗句用有文采的语言表述出来。
答案 诗歌描述了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溪流随山势蜿蜒,在乱石中奔腾咆哮,在松林里静静流淌,水面微波荡漾,各种水生植物随波浮动。景物描写静中有动,自然素淡。诗人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恬淡来印证自己的素愿,抒发了他闲逸的情趣和自甘淡泊的心境,心境、物境融为一体。
(3)“喧”字写出了溪水流经山间乱石中时水流湍急的状态,造成了强烈的声感,是以声衬静。“静”字写出了松林的茂密、安谧。这一联中一动一静,声色相通,表现了环境的清幽宁静,极富意境美。(3分)
(4)诗歌表现了作者淡泊恬静、闲逸超脱的情感。“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诗人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夙愿,心境、物境在这里融合为一。“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表明自己的归隐之意。(3分

二:
[注释] ①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②言:发语词,无意义。
[思考与练习]
⑴解释词语:逐:       趣:        澹:       
⑵作者在诗歌中以青溪比喻什么?
⑶诗歌中哪两句对偶最工整?请找出来作简单分析。
参考答案:
(1)循、沿  同“趋”  安静  (2)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3)“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或“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三:
1、王维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黄花川,这段路程虽不及百里,却多姿多彩。“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这两句写出了青溪水什么特点?“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答:微波荡漾,清澈澄净。(2分)对比衬托,溪水穿过乱石时湍急喧闹,流经松林平地时和缓安静,色调幽美,安详。动静对比,以动衬静。(2分)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请结合青溪的天然景致,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答:王维借青溪素淡的景致,表达他恬淡(淡泊)的心境,闲逸的情趣。(3分)

赏析:
  本诗写了一条不很有名的溪水,描写了溪水及周围的景色,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诗人用清溪的淡泊比照自己的恬静安闲,将如画的景色与自己的心境融合在一起。全诗清淡、自然、素雅,却韵味深厚。

       本诗写的是山水景色,是王维在蓝田南山隐居初期写的,又叫《过青溪水作》。诗人通过歌颂青溪的宁静,表明自己喜爱闲适生活的情趣。
前四句总体介绍了青溪。黄花川在今天陕西凤县,青溪在今天陕西沔县,两地距离不远。“每逐”表明诗人曾多次顺着青溪进入黄花川游玩。山势的蜿蜒曲折使得这段不足百里的路程显得丰富多彩,非常吸引人。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用了“移步换形”的手法,写了青溪的各种景色。诗人穿行于山间乱石之中时,青溪的水声喧闹,一个“喧”字在声音上形成了很强的震撼力。流过松林平地时,溪水又变得安静起来,没有任何声音。清澈的溪水与两旁翠绿的松树相互映衬。

第五、六句,诗人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将诗的意境有声有色地营造出来。青溪流出松林后,到了一片开阔地,只见荇菜、菱叶浮在水面上,青翠荡漾;芦花、苇叶倒映在清澈的水中,充满诗意。这里的“漾漾”形容水动的样子,“澄澄”形容水静的样子,动静相应,非常生动。
结尾四句表达了诗人的想法。青溪的景色谈不上秀美绝伦,但为什么这样吸引人呢?这是因为诗人的心情。诗人将青溪清新的景色的自己闲适的心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做到了心境和物境的统一。之后,诗人用了东汉严子陵在富春江上垂钓的典故,表明隐居的意愿。
本诗清新雅致,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很自然,诗意无穷。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92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贺铸《减字浣溪沙》阅读答案附赏析

    浣溪沙 贺铸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拈粉香归洞户①,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②。 [注释] ①洞户:指女子的居室。 ②寒似夜来些;似:相当&ld…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9
  • 根据木兰诗改编的歌曲

    根据木兰诗改编的歌曲   【文章导读】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根据木兰诗改编的歌曲 ,供你参考和借鉴。…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2
  • 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1.(4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鸟鸣涧王  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4分) 2.(4分)阅…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2
  • 元好问《小重山》阅读答案

    小重山 元好问 酒冷灯青夜不眠。寸肠千万缕,两相牵。鸳鸯秋雨半池莲。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天远雁翩翩。雁来人北去,远如天。安排心事待明年。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1. 这是一首摇曳多…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54
  •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阅读答案附赏析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宋) 青烟幂处②,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③,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6
  • 元好问《江月晃重山》阅读答案附赏析

    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注]:犹及:…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