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悲陈陶》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悲陈陶①
杜 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②。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注:①陈陶:地名,在长安西北。公元756年唐军跟安史叛军在此交战,几乎全军覆没。②都市:指唐都城长安。

⑴  全诗无一“悲”字,却以“悲”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4分)
⑵“野旷天清无战声”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⑶ 杜诗有“诗史”之称,这首诗是如何体现“以史入诗”的?(3分)
参考答案:
(1)①首联:对战事惨败的悲痛;②颔联:对阵亡义军的悲悼;③颈联:对群胡骄横的悲愤;④尾联:对官军到来的悲切呼唤。(每点1分,共4分)
(3分)(2)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1分)。描写原野空旷、天空清虚、天地肃穆的凄凉景象,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战事的惨烈,表达诗人心中哀痛之情(2分)。(共3分)
(3分)(3)这首诗叙写了战争的时间、地点和结果,以及阵亡将士的籍贯、身份(1分),描写了得胜者的骄狂、百姓的悲伤和期盼(1分),具体真实 地再现了陈陶之战的历史(1分)。(共3分)

译文
初冬时节,从十几个郡征来的良家子弟,一战之后鲜血都洒在陈陶水泽之中。
蓝天下的旷野如今变得死寂无声,四万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内全部战死。
野蛮的胡兵箭镞上滴着善良百姓的鲜血,唱着人们听不懂的胡歌在长安街市上饮酒狂欢。
长安城的百姓转头向陈陶方向失声痛哭,日夜盼望唐朝军队打回来恢复昔日的太平生活。

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这里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此诗题注:“陈涛斜,在咸阳县,一名陈陶泽。至德元年十月,房琯与安守忠战,败绩于此。”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是惨烈的。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诗即为这次战事而作。

赏析:
《悲陈陶》是中国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讲述的是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的情事。前四句渲染战败后肃穆沉重的氛围;后四句先写胡兵的骄横,后写长安人民对官军收复长安的渴望。全诗体现出一种悲壮的美。

这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杜甫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
至于下面“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两句,不是说人死了,野外没有声息了,而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像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
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读者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从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9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白朴《驻马听·吹》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驻马听·吹 白朴 裂石穿云,玉管且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注释] ⑴裂石穿云:形容笛声高亢。…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9
  • 木兰诗复沓句

    木兰诗复沓句   引导语:木兰诗复沓句有哪些?下面由小编告诉你们吧,欢迎阅读!   木兰诗复沓句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4
  • 木兰诗原文意思

    木兰诗原文意思   木兰诗原文意思是什么?你读懂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木兰诗原文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5
  • 吴嘉纪《落叶》阅读答案附赏析

    落叶 吴嘉纪 枝上曾几日,夜来秋已终。 又随天地意,乱下户庭中。 不静月斜处,偏惊白头翁。 何须怨摇落,多事是春风。 【注】①吴嘉纪(1613-1684),字宾贤,号野人,明末清初…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2
  • 王维《陇头吟》阅读答案附赏析

    陇头吟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1
  • 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专项试题练习及答案

    诗词鉴赏人物形象专项练习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