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题稚川山水》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 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 隔水青山似故乡。

1.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主要运用了何种写景手法?(4分)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景物:松下的茅亭、汀沙、云树(2分)
  写景手法:①由近及远   ②“凉”是触觉,“苍苍”是视觉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
2.行人无限秋风思:出行在外的悲凉。(2分);隔水青山似故乡:对故乡的无限思念。(2分)

二: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⑴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才有“无限秋风思”。第一首的三、四句却予以倒置,这样安排好在哪里?
⑵同是写乡情归思,第二首诗与第一首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
⑴感情的激动往往比理性思索更迅速,人受外物感染,不能自己,把“隔水青山似故乡”这一打动人心的发现在末句点出,更近情理,更耐人寻味。
⑵戴诗因景生情,表达含蓄蕴藉,李诗以景衬情,抒发浓烈乡思。

参考译文: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赏析
《题稚川山水》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题咏山水的诗抒发了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
  山水向来多是对自然美的歌咏,但也有一些题咏山水的篇什,归趣并不在山水,而别有寄意。此诗即是一例。
  这首题咏稚川山水的小诗,写得风光如画,感情充沛。稚川,所在不详。从诗中描绘的境界看,像是江南山水之乡。戴叔伦曾先后在新城(今浙江富阳)、东阳(今浙江东阳)当过县令,诗中所咏山水,或在两地中某一处。
  前两句即景描写,由近及远。“松下茅亭五月凉”,松下茅亭是诗人观赏稚川山水的立足点和题咏之处。时值仲夏,天气已开始有些暖热,而苍松覆盖下的茅亭却依然凉意袭人,为览眺这一带的山水提供了一个宜人的场所。从下文“行人”之语推测,诗人大概是行旅路经此地,在茅亭歇脚。这就更给这次览眺增添一份不期而遇的欣喜。
  次句“汀沙云树晚苍苍”,是茅亭眺望所见的中景和远景。近处有江流,对岸有白沙覆盖的汀洲,再远一点,便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时近傍晚,汀沙云树渐渐融入暮霭,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的色调。这两句以茅亭为中心,勾勒出一幅有山有水,有风景有人物(诗人自己就在画中)的稚川山水画。“晚”字暗引出下文的乡思,笔法浑然无迹。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秋风思”用西晋张翰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蓴羹、鲈鱼脍,遂命驾归江东的典故,借指乡思,与上文“五月”实写的季节并不矛盾。两句是说,自己这个奔驰道途的客子本就怀有无限乡思,现在突然发现隔河相望的青山竟有些像故乡那座朝夕相伴的青山。更牵起无限乡思。戴叔伦是润州金坛人,其地有山有水。江南山水有共同特点,在客处旅途乡思无限的情况下,忽见“隔水青山似故乡”,恰似他乡遇故知,其不期而遇的欢喜和亲切感,自不待言。而深究其里,所谓“似”,也只是差似而已。正因为怀着“无限秋风思”,遂不觉移情于景,感到对岸青山似曾相识,而觉其“似故乡”了。而一旦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又反过来进一步增强了对故乡的思念。总之,末句所抒写的虽只是瞬间的感觉和联想,却既有似曾相识的神往,又含不期而遇的欣喜,甚至还有虽“似故乡”而终非故土的喟叹。感情内涵相当复杂。
  如果说,前两句堪称“诗中有画”,那么后两句却是画笔所不能到的诗的意境。画面上可以出现行人遥望隔水青山的形象,但却画不出行人心中的“无限秋风思”,更无法画出怀着无限乡思的行人面对隔水青山时所引起的联想和复杂微妙的思绪。
  山水画之所以不能代替山水诗,就在于它缺乏抒情的直接性。这首题咏山水的诗之所以成为诗而非画,正在于三、四句融铸了诗人独特的内心感受。其妙处不在于它写出一种较为普遍的思想感情,而在于它写出了这种思想感情独特的发生过程,从而传达出一种特殊的生活况味,耐人含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9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沈约与丘迟《芳树》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芳树 丘迟 芳叶已漠漠⑴,嘉实复离离⑵。 发景⑶傍云屋,凝晖覆华池。 轻蜂掇⑷浮颖⑸,弱鸟隐深枝。 一朝容色茂,千春长不移。 芳树 沈约 发萼⑹九华隈⑺,开跗⑻寒露侧。 氤氲非一香…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4
  • 木兰诗故事情节

    木兰诗故事情节   木兰诗故事情节是怎样的?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木兰诗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9
  • 苏轼《画堂春·寄子由》阅读答案

    画堂春·寄子由① 【宋】苏轼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②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注释】 ①这首…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8
  • 《水浒传》中大闹忠义堂的人是()。

    《水浒传》中大闹忠义堂的人是()。 A.吴用 B.杨志 C.武松 D.李逵(正确答案)

    题库 2022年9月8日
    74
  •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天末怀李白》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天末怀李白③ 杜 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天末怀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思念李白的抒情名诗。此…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5
  • 周昂《晚望》阅读答案附赏析

    晚望 周昂[注] 烟抹平林水退沙,碧山西畔夕阳家。 无人解得诗人意,只有云边数点鸦。 [注]周昂(?-1211):字德卿,河北西路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二十四岁擢第中进士,任南和主…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