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绝句》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绝句
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1、 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春夏之交乍暖忽寒。通过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第一问完全可以从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蛙声歇和十日寒中分析理解出来。视觉——游子春衫单、桃花飞尽;味觉——野梅酸:表现天气变暖的感受。听觉——蛙声歇;触觉——东风寒:表现“寒”的感受。第二问,钱钟书的原话是这样的:“下面这一首写春深夏浅、乍暖忽寒的情味,倒是极新颖的。”所以这种情味应该与变化的季候联系在一起。季候的变化引起游子对家乡、朋友的思念之情。这样理解应该是恰当的。

2.这首诗描写了春夏之交 的气候特点。(1分)
3.全诗调动多种感觉来描写时令特点,请作分析。(4分)
4.分析第三句“怪来一夜蛙声歇”在诗中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
2.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冷暖交替)(1分)
3.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角度进行描写,先从视觉角度写“游子春衫”、“桃花飞尽”,再从味觉角度写“野梅酸”,预示春去夏来,天气转暖;接着从听觉与触觉的角度,以蛙声停歇与东风之寒写出气候忽然转冷。(4分)
4.本来春去夏来,天气转暖,自然也蛙鸣悠扬,到第三句诗意陡然一转,诗人生疑,不知为何蛙声一夜之间全部停歇,末句解开谜底,原来是天气转冷。这样写使诗歌结构上起承转合曲折有致(峰回路转、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别开生面),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从承上启下的角度讲也可以。共3分,第三句诗意分析1分;表达效果2分)

译文:
     最易感知气候冷暖长年离家远游的人,已尝试穿上了单薄的春装,残春三四月间,桃花已凋谢,落红遍地,野梅叶稠阴翠,浓荫中已结出了酸溜溜的梅子。怪不得一夜里蛙声停了,原来是东风又起,天又变寒了。

赏析: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这两句写气侯乍暖,并点出春夏之交的季节。诗人很善于选择人与物的典型形象。先写“游子春衫”。游子长年在外,对气候冷暖的变化最易感知,此时游子脱去冬服而换上单薄的“春衫”,这个视觉形象反映出气候的暖煦,又给人一种舒适、轻松的美感。一个“试”字写出游子的心理状态,寓有因气温不稳定而尝试之意,也为后文埋下伏笔。次写“桃花”与“野梅”。桃花于仲春开放,但此时已“飞尽”,梅花于初春开放,夏初结梅子,此时则“野梅酸”,二物皆足以显示江南三四月的特征。写桃花,后从视觉角度,不仅“桃花”二字有色彩感,“尽”前冠以“飞”又显示了动态美。写梅从味觉角度,一个“酸”字足使口舌生津。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这两句写气候忽冷。诗人很会捕捉典型的细节:先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因前两天气温乍暖,青蛙也为之欢欣歌唱,陡然增添了暖意,但忽然“一夜蛙声歇”,确令人感到“怪”;后是从触觉角度落墨,原来是气温又变寒,青蛙于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它们躲进洞里,声息全无,正显示着“东风十日寒”。“十日”与“一夜”相对,时间更长,但毕竟已是“东风”,此“寒”自是强弩之末,不必为之生畏。
  这首诗纯然写春夏之交人们对乍暖还寒气候的体验,未必有什么寓意寄托。但选材精到,体验细致,有跌宕曲折之致。特别是注意全面调动各种审美感觉,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角度进行描写,使诗的意境显出多层次,多侧面,具有立体感,给人以更丰富的美感。正如钱钟书评述的“写春深夏浅,乍暖还寒的情味”,语句清晰,体验真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80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江是个复杂的人物,如何客观评价他:()

    宋江是个复杂的人物,如何客观评价他:() A.假仁假义,是梁山的罪魁祸首 B.大英雄,能屈能伸 C.既仁义又糊涂的双重性(正确答案) D.愚蠢与虚假的典型

    题库 2022年9月8日
    59
  • 何后因嫉妒谁,用毒酒杀了她?

    何后因嫉妒谁,用毒酒杀了她? A.周美人 B.吴美人 C.郑美人 D.王美人 正确答案:D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80
  • 读木兰诗有感

    读木兰诗有感   导语:在无数的战争中,出现了许多的英雄,在这些英雄当中,却出现了一位女英雄。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读木兰诗有感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读木兰诗有感篇一   《木…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7
  • 徐祯卿《偶见》阅读答案及赏析

    偶见 徐祯卿 深山曲路见桃花,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①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 ①玉鞭:马鞭 1.诗中“留不住”指留不住什么?全诗表现了诗人…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5
  • 《南乡子·洪迈被拘留》阅读答案及赏析

    南乡子 佚名 洪迈被拘留,稽首垂哀告敌仇。一日忍饥犹不耐,堪羞!苏武争禁十九秋? 厥父既无谋,厥子安能解国忧?万里归来夸舌辩,村牛!好摆头时便摆头。   &nb…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4
  • 初一下册木兰诗知识点

    初一下册木兰诗知识点   初一下册木兰诗知识点   【—初一下册古诗之《木兰诗》】关于《木兰诗》的知识点内容,我们做了下面的知识讲解学习。   《木兰诗》   1.出处:又叫《木兰…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9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