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涂《除夜有怀》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除夜有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注释:据《唐才子传》卷九记载,崔涂“穷年羁旅,壮岁上巴蜀,老大游陇山,家寄江南,每多离怨之作”。

(1)本诗写于作者  壮年   (限两字)时期。(1分)

(2)有人认为全诗笼罩在悲苦的氛围里,请具体说说有哪些可悲之事。(6分)
答:这首诗抒写旅途之中适逢除夕之夜的悲愁。离家远行,一可悲也;行当穷乡僻壤,“乱山残雪”之处,二可悲也;适逢春节,孤独无亲,i可悲也。(每点2分)

(3)尾联在诗中的作用上什么?诗人把乡思之情放在除夕夜来写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尾联起点题、点眼的作用。表达了岭夜除夕,诗人正在飘泊之中;明日新年,家家喜庆团圆,而自己又那堪如此飘泊,这就把因飘泊而引发出乡思之苦更推进了一层。

二:
1.试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乱山残雪夜”这句诗。C6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参考答案
1.(6分)①“乱”既指在一片乱山之中,也指作者心绪烦乱:“残”既扣住时令,又写出残冬余寒未消,借此表现心境凄冷。②“乱山”“残雪”写出了诗人旅居的环境,也是在衬托作者旅居之夜的纷乱凄凉的心情。
2.(5分)尾联通过写除夕之夜诗人正在漂泊之中,把叹羁旅、思故乡、念骨肉、感孤独诸多纷杂的思绪归结为“那堪”二字,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堪忍受异乡漂泊,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
(或“尾联起点题、点睛的作用。表达了岭夜除夕,诗人正在飘泊之中;明日新年,家家喜庆团圆,而自己又那堪如此飘泊,这就把因飘泊而引发出乡思之苦更推进了一层。”)

注释
迢递:遥远貌。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
羁危:在艰险中羁旅漂泊。
“烛”:一作“独”。人:一作“春”。
转於:反与。僮仆:随行小奴。
飘:一作“漂”。
明日:指新年元旦。岁华:岁月,年华。

译文
巴郡巴东巴西,离家多么遥远;漂泊在这艰险之地,真难容身。
山峦错落,大雪下到更残漏尽;孤烛一支,彻夜伴我异乡客人。
我与骨肉亲眷,不觉渐离渐远;只有身边僮仆,跟我越来越亲。
漂泊生涯之苦,怎么经受得了?除夕一过,明日又是新年新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最后两句寄希望于新年,飘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全诗用语朴实,抒情细腻。离愁乡思,发泄无余。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81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江总《遇长安使寄裴尚书》阅读答案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  (隋) 江总 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 北风尚嘶马,南冠②独不归。 去云③目徒送,离琴手自挥。 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 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注…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60
  • 袁中郎《偶成》阅读答案

    偶成 (明)袁中郎 谁是乾坤独往来,浪随欢喜浪悲哀。 世情到口居然俗,狂语何人了不猜。 彭泽②去官非为酒,漆园曳尾③岂无才。 百年倏忽如弹指,昨日庭花烂熳开。 【注】①李贽睥睨一世…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7
  • 蒲松龄《浣溪沙•秋柳》阅读答案附赏析

    浣溪沙•秋柳 蒲松龄 旧向长堤缆画桡①,秋来秋色倍萧萧,空垂烟雨拂横桥。 斜倚西风无限恨,懒将憔悴舞纤腰,离思别绪一条条。 【注】①画桡:指画舫,油漆彩绘之舟。 1.&l…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56
  • 杜牧《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阅读答案

    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   (唐)杜牧 芳草复芳草,断肠还断肠。 自然堪下泪,何必更残阳。 楚岸千万里,燕鸿三两行。 有家归未得,况举别君觞。 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8
  • 朱彝尊《度大庾岭》阅读答案及全诗鉴赏

    度大庾岭① (清)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②。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注: 大庾岭:在…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6
  • 《满江红·钱塘观潮》《沁园春·观潮》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满江红·钱塘观潮 (清)曹溶 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①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江妃②笑.堆成雪…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