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绍姬《寄家人》阅读答案附赏析

寄家人
沈绍姬①
归来偕隐计犹虚,垂老他乡叹索居。
别久乍疑前劫事②,路歧才得去年书。
梦如柳絮飞无定,愁似芭蕉卷未舒。
记得小园亲手植,一栏红药近何如?
【注】①沈绍姬:生卒年不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长年客游淮左(今江苏扬州一带),垂老未归。此诗作于其客游淮左之时。    ②前劫事:前世事。
(1)颈联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柳絮和芭蕉二物?(3分)
(2)在这首诗的尾联,作者不问别的,只问他亲手种在小园中的一栏红芍药的情况。有人说这样写是绝妙的一笔。你认为如何?请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作者写柳絮和芭蕉二物是运用了比喻的写法。(写法,1分)
前一句用飘飞无定的柳絮来喻没有着落的恋乡梦;后一句用紧裹的、不舒展的芭蕉叶的心来喻在内心积郁已久的不得舒展的恋乡之愁苦。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长年客居在外的诗人为思念家人而梦往神游,无所着落,无比愁苦的心情。(结合文本阐释运用此种写法的作用,共2分,意思对即可)(3分)
(2)此笔绝妙。(只有观点而无分析,不得分)诗人以小见大。(写法,1分,意思对即可)红药联系(/勾连)着故乡、亲人。(1分)惦念红药即是惦念着故乡、亲人。(1分)(结合文本阐释写法,共2分,意思对即可)这样写使得思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表现得形象而含蓄。(作用,1分,意思对即可)(4分)
注意:诗歌鉴赏题作答时存在较大的发挥空间,因此评分时务必再三斟酌考生的答案,言之有理皆应赋分。
“写法”部分,答到以下的内容都应赋分:
以小代大/以少总多/寓巧于朴/以红药象征故乡、家人/以红药作为故乡、家繁多事物的借代/借物抒情,借红药来抒发对故乡、家人的思念之情/托物言志,托红药言对故乡、家人的思念之情/……
“结合文本阐释写法”部分的赋分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第一步答“写法”的时候扣的是什么帽子,二是要结合文本来阐释这种写法,考生要对尾联两句的句意有准确的理解,意思对即可。比如考生未答到“惦念红药即是惦念着故乡、亲人”而是答到“诗人以询问红药的近况来代替向故乡、家人问好”或 “关心红药的近况就是关心故乡、家人的近况”等也是应当赋分的。
“作用”部分的赋分要注意:“作用”与前头答的“写法”是否对应。言之成理皆应赋分。比如考生未答到“形象而含蓄”而是答到“形象而委婉”或“含蓄而深厚”或“质朴平淡、富有生活情致,而又诗味浓郁,耐人咀嚼回味”等也是应当赋分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82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中的对偶句

    木兰诗中的对偶句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木兰诗中的对偶句!   木兰诗中的对偶句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4
  • 王仁裕《题麦积山天堂》阅读答案

    题麦积山天堂 王仁裕 蹑尽悬空万仞梯,等闲身共白云齐。 檐前下视群山小, 堂上平分落日低。 绝顶路危人少到,古岩松健鹤频栖。  天边为要留名姓,拂石殷勤身自题。…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0
  • 木兰诗六个动词

    木兰诗六个动词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1
  • 吕本中《海陵病中》阅读答案及解析

    海陵病中 吕本中 病知前路资粮少,老觉平生事业非。 无数青山隔沧海,与谁同往却同归? 【注】海陵属泰州(今属江苏),作者晚年在此任小官,饥寒交迫,贫病交加,濒临绝境。 1.诗的前两…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7
  • 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玉楼春戏林推①  刘克庄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  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庐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⑦,难得玉人心…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7
  • 沈颂《送人还吴》阅读答案

    送人还吴 沈颂 人心不忘乡,矧余客已久。 送君江南去,秋醉洛阳酒。 赠言幽径兰,别思河堤柳。 征帆暮风急,望望空延首。 【注】沈颂: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矧:况且,何况。 8….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