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齐贤《太常引·暮行》阅读答案及赏析

太常引·暮行 
李齐贤
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垌。灯火小于萤,人不见、莒扉半扃。
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争夜候明星,又何处、长亭短亭?
【注】明星:启明星。
林垌(jiōnɡ):树林的外缘。
苔扉半扃(jiōnɡ):长满苔藓的门半掩着。扃:关闭。

1.从这首词的上阕可看出作者的心理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词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坰”写出了暮色推移的时间变化,体现了作者急于找到宿处的迫切心理;(1分)②“灯火小于萤”一句写出一星灯火使行人感到莫大的安慰和希望;(2分)③“人不见、苔扉半扃”通过住宿处的破败写出了作者的失望心理。(2分)
2.①衬托。以“栖鸦”衬托旅途孤寂。(2分)②想象。“又何处、长亭短亭”想象次日即将踏上的漫漫征程。(2分)③借景抒情。以“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的宿处简陋之景抒发了作者难以入眠时的凄凉酸楚之情。(2分)(如答其他手法且有合理分析亦可酌情给分)

作者
李齐贤(1289—1367),字仲思,号益斋,高丽人,曾任西海道安廉使。

赏析:
黄昏已尽,寒鸦归去,暝色四合,树林昏暗的景象,暮色推移,作者急于找到宿处。远处的灯火似比萤光更小,这一星灯火使行人感到莫大的安慰和希望。但荒山的屋舍,其实久已无人居住。羁旅征途,荒林寒夜,这一切本应是那么凄凉,而词人写来,却别有一种幽谧闲婉之致。
以“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的宿处简陋之景抒发了作者难以入眠时的凄凉酸楚之情。“又何处、长亭短亭”想象次日即将踏上的漫漫征程。旅程的艰苦与寂寞,在词人眼中,似乎是另一种享受,因为他对未来早已有着清醒的认识。“又何处?长亭短亭”既是写实,更蕴涵着深邃的人生哲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82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周莘《野泊对月有感》阅读答案及赏析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9
  • 王鹏运《鹊踏枝》阅读答案

    鹊踏枝  王鹏运 望远愁多休纵目,步绕珍丛,看笋将成竹。晓露暗垂珠簏簌,芳林一带如新浴。 檐外春山森碧玉,梦里骖鸾,记过清湘曲。自定新弦移雁足,弦声未抵归心促。 1.作者…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7
  • 黄镇成《东阳道中》阅读答案及赏析

    东阳遗中 黄镇成 山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 岸崩适客路,未落见人家。 野碓②喧豢零,山桥挑浅沙。 前村鸟桕熟,疑似早梅花。    【注】东阳:今浙江金…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2
  • 孙策死时几岁?

    孙策死时几岁? A.二十六 B.二十九 C.三十二 D.三十五 正确答案:A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61
  • 木兰诗中有哪些虚词

    木兰诗中有哪些虚词   木兰诗中有哪些虚词?小编都帮你整理好了,一起去看看吧!   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备:   (1)周…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3
  • 古典诗经

    古典诗经   ○ 宛丘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 东门之枌…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