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练炳烛而学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炳烛而学中考课外文言文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②呼?”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汉?刘向《说苑》)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②炳烛:点燃蜡烛。

  [文化常识]

  “师旷”及其他。师旷是个盲乐师,他名字叫“旷”,但不姓“师”,因为他是当时著名乐师,所以叫“师旷”。这种以职业为姓的现象在春秋时还有:有个著名的工匠名石,世称“匠石”,有个著名的制作车轮的师傅名扁,世称“轮扁”。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晋平公(1)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2)学,恐已暮(3)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7)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暮②安敢③善

  2.翻译: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上文“臣闻之”中的“之”属代词,它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迟、晚②怎么敢③好

  2.①哪有做臣子的跟国君开玩笑的呢?②点燃蜡烛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个好呢?

  3.下面一段话。

  4.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22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柳宗元《驳复仇议》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驳复仇议》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驳论性的奏议,批驳初唐陈子昂提出地“既诛且旌”的论点,同时,该文高扬以人为本的光辉思想,对弱者的给予深切同情。文中还深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7
  • 永遇乐原文阅读翻译

      《永遇乐》   刘辰翁   余自乙亥上元,   诵李易安《永遇乐》,   为之涕下。   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   辄不自堪,   遂依其声,   又托之易安自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79
  • 阮郎归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注释①日长:春分之后,白昼渐长。《春秋繁露》:“春分者,阴阳相半…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46
  • “焦德裕,字宽父,其远祖赞”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焦德裕,字宽父,其远祖赞,从宋丞相富弼镇瓦桥关,遂为雄州人。父用,仕金,由束鹿令升千户,守雄州北门。太祖兵至,州人开南门降,用犹力战,遂生获之。帝以其忠壮,释不杀,复旧官。徇地山东…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3
  •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阅读答案解析及参考译文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0
  • 写浙江孤山的诗词大全

    孤山孤峙在杭州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故名。又因此山多梅,一名梅屿,是杭州的风景胜地,也是西湖文物荟萃处。南麓有文澜阁、浙江博物馆、“西湖天下景” 庭园; 东…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