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文言文教学的魅力

感悟文言文教学的魅力

  文言文教学在苏教版是一块真空地带,当然了,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文言文的确不简单。所以,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于我而言,也是极少涉足。但如果给学生从小打下扎实的文言文、古诗文基础,对于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无疑是一件极富远见卓识的事情!

  今天有幸聆听了来自北京海淀区林青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文言文《活见鬼》一课。篇幅不长,只有一百字左右(附原文: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但课堂上师生关于“鬼”的讨论,却着实让我们看到了林老师带领孩子们“捉鬼”的本领!而这个“捉鬼”就体现在“三变课题”上!

  一变:变出问号,要“捉鬼”就得先“找鬼”。

  林老师直接从课题入手,“活见鬼”顾名思义就是活人见到鬼了。谁见到鬼了呢?从哪看出见到的是“鬼”呢?林老师让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并指导学生读好当时恐惧、害怕的’感觉;同时引出所有的猜测都源自文中的这个“疑”字,因疑生恐啊!于是,林老师在课题上打上问号,要求学生再试读课题。一男生活灵活现的读题,特别是那种疑问的语气,让我们听课者仿佛也见到了心中的那个“鬼”,大家都不由自主为这个男孩鼓掌喝彩了。

  二变:变成感叹号,要“捉鬼”就要让“鬼”现形。

  “二变”是在“一变”上的延续、深化。林老师一句简洁、精炼的过渡语“刚才只是因疑生恐,而这回是付诸行动了。文中是怎么描写的?找出相关的动词。”就顺势进入了“二变”。在板书“撩、挤、趋”这三个动词后,林老师布置了说话训练,要求学生揣摩故事中这两个人物(持伞者、躲雨者)的心理活动。先是同桌互说,在学生充分的说话、交流后,林老师让两个孩子分别扮演持伞者和躲雨者,大胆想象这两个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这么一想、这么一说、这么一听,林老师再问那个“持伞者”:“此时此刻,除了刚才的恐惧,你现在心里肯定他是‘鬼’了吗?”于是,问号自然变成了感叹号,她让学生再读课题——“鬼”在光天化日下终于完全现形了。

  三变:变回双引号,“捉鬼”原来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的。

  “三变”是本课教学的亮点所在,主要有三个环节。一是点拨学生通过文中“夜”和“大雨”这两个词想象当时的环境和气氛;二是让两名学生分读描写“晨起炊糕者”看到的“持伞者”和“躲雨者”的句子;三是让两个学生表演这两人在店里见面时的“愕然”和“大笑”。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同时又是水到渠成,很自然地验证了“无巧不成书”,也得出了“世上本无鬼,皆因心作祟”的结论。所以课题的“鬼”字自然要加上双引号。学生再读课题,我们再听课题,仿佛都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在心底暗暗窃笑······

  这节课的精彩还不仅仅只是林老师为“捉鬼”而“三变”,还有她的教学语言始终是简洁明了、不温不火,整堂课稳中推进,层次感强。更让我感动的是,林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在学生感悟后总是适时引导学生把这种感悟、感觉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正是新课标关于阅读指导中着重强调的部分。所以,好的课的的确确是心中有课标,眼中有学生!

  今天和林老师一起经历的“捉鬼”历程,让我和学生们都充分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魅力,也感受到了文言文教学的韵味。这个“鬼”,我会记住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3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①。见杨柳飞绵滚滚②,对桃花醉脸醺醺③,透内阁香风阵阵④,掩重门暮雨纷纷⑤。怕黄错不觉黄昏⑥,不消魂怎地不消魂⑦,新洋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⑧。今…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5
  • 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

    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   1.中间古义:中间夹杂   今义:两种事物之间的位置   2.稍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3.布衣古义:平民今义:布做的衣服   4.交通古义:交错…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 书法赋

    【作者介绍】 王继东,男,网名:凭栏望,1951年生,山东蓬莱人,高中文化,做过翻砂工,木模工,略通音律,爱好丝竹,自制二胡,古筝等乐器。酷爱书法艺术,尤其喜欢张旭,怀素,毛泽东等…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222
  • 《待漏院记》文言文翻译

    《待漏院记》文言文翻译   《待漏院记》选自《四部丛刊》本《小畜集》,作者王禹偁(chēng)。文章以宰相待漏之时的不同思想状态,将宰相分为贤相、奸相、庸相三个类型,褒贬之意非常鲜…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39
  • 日喻文言文课文翻译

    日喻文言文课文翻译   1078年,苏轼时任徐州知州,作《日喻》。《日喻》是一篇善于用形象比喻的议论文。该文大意为: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不要以耳代目,…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3
  • 思帝乡·春日游原文及赏析

      思帝乡 韦庄,主要描写一位纯情少女郊游时喜欢上一个风流少男,想嫁人的一首质朴的词。本文由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思帝乡   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