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怎样让学生读懂文言文,喜爱文言文,这是语文教师时常感到头疼的事。如果教师能为学生找到一条学习文言文的捷径',就能使其顺利通过文言文这一关,并能领略到古代文化的精髓。

  一、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我认为吟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文言语言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反复涌读,让学生“入乎其内”,如入无人之境地读,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来,读出文言文的原计原味来。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按通读、赏读、美读三个层次由易到难诵读课文,力求达到谓读的三种境界。如教《桃花源记》一文时,我就是通过诵读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教学。具体操作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通读课文。听配乐朗诵,将学生带入意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然后结合课文的注释,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顺。第二步,赏读课文。屏幕上先显出一个大大的’“美”字,然后提问:“你认为桃花源美不美,美在哪儿?你能不能描绘一下。进而赏读课文,细细品味。第三步,美读课文。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思想和情思读出来,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去。通过反复涌读、涵养,领略文章的精妙,感悟作者的才思气质,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二、自己动手、学会积累

  俗话说得好: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所以我在诵读的墓础上引导学生分类整理重要的文言词语,养成随时积累语言材料的好习惯。如我在讲授《论语十则》时,我让学生分类整理字音、重点词义、通假字、成语、 难句翻译等。学生根据我所提出的要求自行分类整理,然后交流,自行订正。又如在教授《〈孟子〉二章》时,让学生对文章中的名言警句进行整理,这样学生不光很快地记住了文中的警句,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想修养。在《捕蛇者说》中,有两个句子出现了“赋”字:“岁赋其二”和更若役,复若赋。这两个赋的词性、意义各不相同,前者是动词,征收的意思;后者是名词,赋税'的意思,再回忆旧知识,《岳阳楼记》也出现边一个赋'字,“到唐贤合人诗赋于其上”,句中的赋'和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一种文体,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正是通过这种学习活动,学生主动获取了知识,又科学地训练了技能。

  三、愉悦学习,加深印象

  例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咏雪》等一类趣味性较强的课文,我把课文编成故事,让善于表演的学生拍演角色表演,因为是自己熟悉的同学在演,同学们往往兴趣很浓,就连最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也会被吸引,这样学生从新奇、有趣的政事中理解了课文,加深了印象,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时我让学生讲故事,结学生表现才能的机会,并表扬、鼓励讲得好的同学;有时也可以根据课文,分成小组开展讲故事比赛,激发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再有的时候,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具、现场体验等形式创设出相关情境,营造出一个使学生得到真切体验的和谐课堂教学氛围。

  另外,在教学《陈涉世家》等历史回事性较强的课文时,我鼓励学生搜集、积累有关历史知识,并且彼此交流。在《小石潭记》中,有优美的景色描写,就要求学生找出有关句子,并根据自己的体会,动手画一画。总之,在学习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4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惊弓之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惊弓之鸟 异日(1)者,更羸(gēng léi)(2)与魏王处京台(3)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4)魏王曰:“臣为王引(5)弓虚发(6)而下鸟(7)。&r…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87
  • 昼锦堂

    朝代:宋代 作者:孙惟信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薄袖禁寒。轻妆媚晚,落梅庭院春妍。映户盈盈,回倩笑整花钿。柳裁云翦腰支小,凤蟠鸦耸髻鬟偏。东风里,香步翠摇,蓝桥那日因缘。婵娟。留慧…

    古诗文 2020年5月31日
    799
  • 杜佑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

      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人。父希望,重然诺,所交游皆一时俊杰。为安陵令,都督宋庆礼表其异政,后坐小累去官。佑以荫补济南参军事、剡县丞。尝过润州刺史韦元甫,元甫以故人子待之,□不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58
  • 唐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杜甫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7
  • 曹操《观沧海》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33
  • 初中文言文《陋室铭》鉴赏

    初中文言文《陋室铭》鉴赏   《陋室铭》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下面是其作品鉴赏,欢迎…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