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各省市中考课外文言文考题

往年各省市中考课外文言文考题

  苏轼私识范仲淹

  庆历①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祜④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

  ①庆历:宋仁宋年号。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④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⑤举进士:考中进士。

  [文化常识]

  “总角”及其他。古人在说到年龄的时候,常常不用数字直接表达,而以某种称谓来代替。一、垂髫(tiáo)。它指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孩子,男女不分。《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二、总角。它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上文“轼始总角”,意为苏轼才十来岁。三、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四、束发。指男子十五岁。五、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六、而立。指男子三十岁。七、不惑。指男子四十岁。其他还有“知命”、“花甲”、“古稀”等。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京师②鲁③私④殁⑤既⑥涕⑦盖⑧有

  2.翻译:①童子何用知之?;

  ②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③时虽未尽了。

  3.“吾得其为人”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我知道范公的为人;②我见到范公的为人;③我听说范仲淹的’人品;④我了解范仲淹的为人。

  【译文】

  37.苏轼私识范仲淹

  庆历三年,苏轼正是十二三岁的年龄,到乡里的私塾学习。有个来自京城的学者拿鲁人石守道的《庆历圣德诗》给私塾里的先生看。苏轼在旁边偷看,以便学习其中的诗词,苏轼问先生其中赞颂的那十一个人都是谁。先生说:“你为什么要知道他们?”苏轼回答说:“他们是天上的神仙?那么我不敢知道。若也是凡人,那为什么不能知道。”先生对他的话感到很惊奇,就把那些人都告诉他了。并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有生之年一定要认识他们。嘉佑二年,苏轼中了进士,到了京城。正赶上范仲淹逝世,入葬以后,立上了墓碑。苏轼读完碑铭。痛哭流涕,说:“我听说他的为人已经有5年了,可是却见不了他一面,难道是命中注定的吗?”

  【参考答案】

  37.苏轼私识范仲淹

  1.①京城②山东地方③私下、内心④死⑤已经⑥泪⑦大概⑧同“又”

  2.①小孩子何必知道它呢?②那老先生认为苏轼的言论与众不同,所以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③当时虽然未能全部弄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5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长安万里传双泪,建德千峰寄一身”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长安万里传双泪,建德千峰寄一身。”这两句是告诉耿拾遗:你回长安,我没有别的东西要带回去,请你只带去这双目泪流的情景;并告诉亲友们,我孤苦零丁地寄身在这建德…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1
  • 范晔《四知》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四知 范晔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 《非攻》原文及翻译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7
  • 李华《吊古战场文》阅读及翻译赏析

    《吊古战场文》选自《全唐文》,是唐代诗人李华写的一篇骈赋。文中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惨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虽用骈文形式,但文字流畅,情景交融,主题鲜明,寄意深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84
  • “四明山道士叶沈,囊出古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四明山道士叶沈,囊出古画,画有桃源图,图上有溪,溪名武陵之源。 按《仙记》,分灵洞三十六之一支。其水趋流,势与江河同。有深而绿,浅而白。白者激石,绿者落镜。溪南北有山,山如屏形,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6
  • 苏轼《转对条上三事状》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转对条上三事状(节选) 谨按唐太宗著《司门令式》云:其有无门籍人有急奏者皆令监门司与仗家引奏不许关碍臣以此知明主务广视听深防蔽塞虽无门籍人犹得非时引见祖宗之制,自两省两制近臣、…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